第一節 我是所有怨恨的根源(1 / 2)

爸爸:兒子我也很辛苦我不想回家連個燒水的人也沒有我也孤獨我很累但是我死不起但你媽媽就這麼走了還把三萬塊錢帶走了你媽得給我一個交代你們娘倆得給我一個交代

媽媽:放心,我一定會給你一個交代,給你爸一個交代

分析後會發現兩條短信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

我叫汪澤龍,是1990年出生在農村的一場暴風雨裏的,較其他孩子記事晚很多,印象中最初的記憶是5歲的時候,媽媽帶我參加一個婚禮,照片現在已經泛黃泛白,我5歲一年的回憶就是那張照片。當時的我穿著鬆緊帶的牛仔褲,一個藍色的起毛的毛衣,額頭上有一個小紅點,在媽媽的懷中上了鏡頭。6歲時候我就開始正常記事了,有了自己的記憶也有了自己的幼稚的判斷力。

記得那是6歲的夏天,租的房子到期了,就舉家去投奔爺爺,和爺爺奶奶一起住在5隊。事情貫穿的太久,很多支離破碎的回憶現在一點一點的串如腦海。爺爺以前是生產隊的大隊長,也算是頗有實力的,先後把自己的幾個親兄弟弄到城裏發展後,國家就實行了包產到戶,政策帶來了大家的富裕生活卻使爺爺由一個知識分子變成了一個真正的農民。我們一家到了爺爺和奶奶的小屋子裏,隻記得當時自己很愛熱鬧,很喜歡我們家和爺爺一起過日子的那種似乎是共產主義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長,爺爺在5隊的家要被動遷了,爺爺沒辦法就去逼欠他錢的老畢,最後的協商結果是,爺爺有新的房子了,老畢不得不搬家。

那個夏天,我經常跑到新的房子裏去看家,爸爸媽媽時不時的來到新家裏,帶來充滿油漆味道的白漿,然後掃掉牆上的灰塵開始粉刷。大姑經常來關心爺爺,她是小教部的老師,具體的職責就是檢查幼兒園的老師。每次來爺爺家都是進門就很大聲的一個字“爸”。

“爸”。

“大汪靜來了啊!!”

大姑說著就把手上拎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子放在爺爺電視旁邊的古色古香的大櫃子上。這也是她很受爺爺寵愛的原因,因為她從來不是空著手去看爸。“爸媽。您倆都老了,少幹點活。。。”

接著就是大姑的很長時間的談話。因為大姑語文好,而且還是搞教育工作的,看父母親的場麵上大姑總是說的很好很到位,總是很幻想的提出類似“到時候咱們全家一起旅遊”這類的提議。

我最喜歡的是我的小姐,高寒,不僅僅是因為她是爺爺旗下這下兒女中唯一的外歲女,還因為姐姐對我很好,比如經常會和我玩,玩的內容是我做皇上,她做皇後,我在門口做一會裝作開早朝,而姐姐就在屋裏等著我回來寵幸,退朝後,我回到屋裏和姐姐摟摟抱抱,摟摟抱抱就是最佳的代表,代表我和姐姐很要好,因為姐姐從來不和他人摟摟抱抱,包括我的大姑--她的媽媽。

我自然的拉著姐姐去了新房子,就好像那就是我們家的房子一樣。看這裏看那裏然後玩起皇上皇後的遊戲。。。。。。

夏天還沒有過,新的房子就已經裝修好了,我也上了小學一年級。小時候的我有仲永的些許才幹,總是能夠在很短的時間算出爺爺出的加減法計算題,然後得到爺爺的讚許,在爺爺中午的桌前,爺爺賞給我一片沾好醬油的五花三層肉。

小時候稀裏糊塗過的很快,很快就到了過年的時候,因為爺爺是太奶旗下的老大,外加爺爺不顧自己的前途先把他兄弟姐妹安排去了城裏,所以每到過年我的許多親戚都來看望爺爺,當然少不了五顏六色的塑料袋和一整箱一整箱的橘子蘋果飲料。最值得大家開心的就是晚上看春節聯歡晚會了,隻不過我們家族是不看的,大家聚在新房子裏,圍在大桌子前,女人們吃著瓜子水果,男人們抽著煙,一起談天說地。然後出算術題考我們幾個小孩子,誰答對了就給誰紅包。我每次都是第一個答對,整個家族的人都說我是一塊學習的料。我開心的得了紅包,看著大人們各種開心的表情,看著和我一起答題的哥哥姐姐弟弟們幽怨的眼神。甚至有一次我老姑奶的兒子因為沒有比我先答對口算題目還哭了。我的哥哥汪澤浩確實從來都不在乎這些的,他隻在乎能不能少吃點飯,然後帶著我去院子裏拿出自己從家裏帶出來的煙花和鞭炮,這項活動是不能帶我的小弟張闖的,因為他太小,最主要的是因為他太受爺爺寵愛,所以我和哥哥,兩個爺爺旗下的汪氏男丁,用了很多手段來整張闖。比如一起在洗臉盆裏憋氣看誰憋的時間長的,我們沒憋倆下就出來,然後哥哥指示我把弟弟按在盆裏不出來。比如一起在家外麵玩捉藏,我和哥哥直接藏起來看著弟弟在一邊哇哇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