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號文件:吹響城鄉一體化的嘹亮號角(1 / 1)

“三農”穩,天下穩。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央一號文件已經連續7次鎖定“三農”,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

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幹意見》的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從健全強農惠農政策體係、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加快改善農村民生、協調推進城鄉改革、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5個方麵,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把改善農村民生作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內容,把擴大農村需求作為拉動內需的關鍵舉措,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任務,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城鎮化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按照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後勁的基本思路,毫不鬆懈地抓好農業農村工作,繼續為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新的貢獻。

一號文件首次將“統籌城鄉發展”寫進文件標題,表明了中央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決心和工作重心。城鄉統籌發展,有利於提高農村生活水平,進一步增加農民的收入,從而提高農村的消費能力,具體內容關係到促進農民工的就業創業,鞏固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逐步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推進城鎮化發展的製度性創新上,文件指出當前要把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作為重點,深化戶籍製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小城鎮特別是縣城和中心鎮的落戶條件。

新時期新形勢下,農業農村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要用統籌城鄉發展新理念加以解決。農業農村工作不能就“農”說“農”,要和整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結合在一起,甚至要和世界經濟走勢聯係起來考慮。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統籌城鄉發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要求,分析解決農業農村問題。堅持把統籌城鄉的立足點放在加強“三農”上,使國民收入分配真正向“三農”傾斜,把公共事業發展的重點切實放到農村,讓改善民生的舉措更多地惠及農民。

一號文件對係統推進城鄉一體化作了重要部署,可以預見,未來國家的一係列政策措施將圍繞“城鎮化”逐步展開,並對中國經濟社會產生深刻影響。國家將通過深化戶籍製度改革、改革農村土地製度、改革城鎮行政管理體製和改革財政製度,為深入推進城鎮化創造良好的條件。通過這些措施來克服城鎮化的難點問題,確保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這意味著農民工將在“農轉非”和就業、社保、子女就學等方麵享受和市民平等權益的美好願景,有了現實的希望。

但統籌城鄉並不僅僅意味著幫助農民進城定居,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才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特點和必由之路。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一方麵要推動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增強城鎮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使城鎮化成果更多惠及農村和農民;另一方麵,要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村公共事業,讓留在農村的人能夠安居樂業,為城鎮化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實現城鄉良性互動、共同繁榮。

我國已進入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必須牢牢把握加強“三農”這個根本立足點,牢牢把握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這個重要著力點,牢牢把握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這個戰略著眼點,牢牢把握城鄉改革聯動這個關鍵切入點。有了一號文件的指引,我們相信,全國各地一定會采取有力措施克服城鄉一體化過程中的難點問題,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統籌研究農民進城落戶後城鄉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切實為億萬農民謀福祉,為中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新的契機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