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港口配套設施缺乏
目前,我國大部分港口沒有直通港區的鐵路,集裝箱運達港口後,必須先利用集卡完成從港區到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運輸。這增加了集裝箱的裝卸次數、運輸成本和時間,使海鐵聯運便捷、高效的優勢完全得不到發揮。
2.6海鐵聯運服務市場未完全建立
我國貨代、船代市場日趨完善,但成熟的水運服務基本分布在沿海城市,內陸城市的代理市場不夠健全,沒有形成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競爭機製,增加了海鐵聯運“門到門”服務的難度。
2.7信息係統有待完善
目前,在我國遠洋運輸中,貨物管理係統和EDI的應用基本得到普及,可以實現與銀行、海關、商檢、貿易、保險及其他運輸行業的信息係統聯網,進行信息交換;但是,鐵路運輸在信息支持係統方麵的技術還很落後,與港口、船公司、查驗單位之間無法實現信息共享,造成信息傳遞滯後,無法對集裝箱進行有效管理和實時追蹤,影響海鐵聯運效率。
3我國集裝箱海鐵聯運發展對策
3.1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為吸引內陸貨源,港口應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加快進港鐵路線的修建,確保物流集疏運通道暢通;對港區內的港站、鐵路等設施進一步整合優化,實現船舶與列車的無縫銜接。
3.2提升服務水平
建立健全服務中介市場,提高船代、貨代等輔助服務業的服務水平;提高集裝箱場站的操作效率,尤其注重改善口岸通關環境,最大限度地簡化通關手續,實現貨物直通式監管,真正達成海鐵聯運一體化運作。
3.3擴大集裝箱中心站的建設範圍
加快全國18個沿海及內陸城市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建設,完善其內陸口岸、集裝箱還箱點、中轉倉儲、代理等多項功能,使其成為高效率、高水平的集裝箱處理中心,實現其全國鐵路運輸網的樞紐性作用;同時,在靠近省會及具備大型港口的城市,建設服務內陸的集裝箱場站及辦理站,並配備倉儲、裝卸、搬運設施和檢修、維護設備,使之成為地區性的鐵路集裝箱處理中心。
3.4構建全國統一的信息平台
建立全國統一的集裝箱運輸信息平台,使港口、海關、海事、邊檢、集裝箱場站、代理公司、貨主、航運公司等各方都能在平台上及時溝通信息,為客戶提供準確、實時的信息服務,滿足集裝箱追蹤等客戶需求。
3.5成立綜合協調機構
海鐵聯運是相當複雜的係統工程,涉及諸多部門,需要建立具有威信的統一的運輸管理與協調機構組織、指導海鐵聯運的各項工作,並對運輸網絡的規劃進行綜合協調,通過加強港口、鐵路、海關、邊檢、代理、場站等部門間的協調配合,簡化貨物檢查、交接、報關、查驗、征稅、結彙、退稅等手續,提高聯運效率,降低聯運成本。
4結束語
隨著沿海經濟不斷向內陸延伸,我國的生產製造業不斷向內地轉移,集裝箱多式聯運,尤其是海鐵聯運將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的集裝箱海鐵聯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隻有找出存在的問題,改變發展滯後的局麵,才能促進我國集裝箱海鐵聯運健康發展,從而降低供應鏈成本,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交通行業,保障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編輯:張婕收稿日期:200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