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港口貨物運輸的“散改集”(1 / 1)

傳統的幹散貨運輸存在以下問題:(1)對港口及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汙染;(2)某些怕濕貨物(如化肥、糧食等)需要堆放在專用倉庫;(3)貨損、貨差較為嚴重,運輸安全性低。為減輕環境負擔,提高幹散貨的運輸質量和運輸效率,許多港口開始探索“散改集”的運輸模式,即利用集裝箱裝運幹散貨。與此同時,港口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也為“散改集”創造了必要條件。一些港口結合自身情況進行“散改集”的探索和試驗,取得積極效果。

以連雲港新東方國際貨櫃碼頭公司為例,該公司積極落實“散改集”舉措:(1)製定“散改集”裝卸工藝和操作流程;(2)對鐵礦砂等貨物進行“散改集”的探索和嚐試,開辟2的“散改集”作業場地,對原有的鐵路專用線進行改造,購置專用裝載機;(3)抽調專人負責“散改集”工作,對裝載機司機和裝卸工人進行技能培訓,強化員工責任心教育,確保裝箱質量,減少貨損、貨差,最大限度地提高裝卸效率。目前,該公司“散改集”實現每晝夜裝箱,在解決中西部地區用箱不足問題的同時,拉動港口集裝箱量增長。

此外,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對大豆運輸的“散改集”也進行了有益嚐試。與周邊港口相比,青島港在集裝箱吞吐量、員工素質、技術力量和機械設備水平等方麵均處於領先地位,應當在“散改集”工作中充分發揮領頭作用。在包裝貨集裝箱化的過程中,青島港已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在幹散貨集裝箱化的過程中,青島港更應抓住機遇,爭取主動,進一步提高集裝箱吞吐量,減少港口幹散貨堆存量,滿足環保要求。

事實證明,“散改集”在提高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的同時,可有效擴大港口堆存能力,顯著減輕環境汙染,確保貨物運輸安全。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集裝箱運輸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集裝箱船大型化的趨勢日益明顯,港口更加重視節能減排和專業高效,並逐步向專業化、綜合性的物流服務體係轉變。“散改集”正是順應當前港口發展的需要,對集裝箱運輸的發展提出新課題。當然,“散改集”工作並非一蹴而就,必須以充足的設備資源、技術資源和專業人才資源為支撐。當前我國港口貨物運輸“散改集”的薄弱點在於缺乏專業的裝箱設備,港口應組織專業技術力量完善幹散貨裝箱的工藝方案,將“散改集”工作推向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