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個**的時候,已經快三十歲了。長大後有一點好,就是語言變得很精練,以前還會四個字四個字的形容一個人,比如說厚顏無恥或者高風亮節,現在淡淡的兩個字就可以了,**,或者牛逼。
兩年前,我從一個還算不錯的大學畢業,讀的是閑得不能再閑的工商管理類專業,當時覺得反正課堂上學的將來也用不著,索性該上的課不上在宿舍上網,該看的書不看在宿舍看蒼老師的影視作品。是的,我很宅,朋友們很粗俗,總是用悶騷來形容我,其實我覺得自己隻是內秀罷了。
大四的時候這家小電腦公司去我們學校招聘,招的是渠道業務,要在深圳培訓合格後全國調配的,麵試完也就去了,沒考慮那麼多。入職填表的時候有一欄是“期望工作地點”,列出好多選項,全國的城市名字基本都在上麵,邊上戴眼鏡的胖子小聲嘀咕“我擦,兩字以上的城市我可不去,別給我弄到烏魯木齊去我在回不來咋整,最好能給我派回山東老家。”我隨便說了句玩笑話:“拉薩還兩個字呢。”說完大筆一揮毫不猶豫的填上了“服從安排”。
我想離開沈陽,雖然我知道將來肯定要回來。我生在這,在這讀的小學,初中,高中,直至大學,再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恐怕一輩子也出不去了。至於說去哪,四個字——越遠越好。就這樣,我一個人拎著皮箱踏上了南下的火車,火車路過長江的時候,我急忙跑到廁所,掏出利器一虹清泉直入長江水,奔流入海不複還,想想就覺得牛逼。
在深圳培訓完後把我派到了濟·南,於我來說沒什麼感覺,倒是招來很多一起入司的同事羨慕的目光,都說濟·南這地界不錯。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填表時候那個胖子那幽怨的目光——他被派到拉薩了。
濟·南分公司一共就七個人,一個經理,兩個客服,一個財務,一個商務,一個物流,還有一個業務,那就是我。我的工作官方說法是銷售渠道的開拓和維護,說白了就是忽悠別人開店幫我們賣產品,剛開始幹的時候不太適應,後來時間長了,跟那些個老油子經銷商打交道的時候逐漸摸到了門路,也就不覺得有什麼困難了。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來了,我的業務範圍逐漸擴大到山東全境,出差變成了工作的常態,其實出差挺好的,到一個地方先找賓館,放下東西後出去轉一圈,主要就是去別的品牌店麵裏麵去策反,找到負責人後唾沫橫飛的講做自己的品牌肯定會賺到錢,其實說的自己都不信,沒辦法,工作嘛。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初秋的風可真大,我從賓館的房間裏醒來,聽著窗外呼呼的風,一時忘記了自己在哪個城市,昨晚和一個經銷商吃飯喝高了,等我清醒過來後才想起來自己在青·島,昨天下午到的,剛下火車就有老經銷商請吃飯,這個老油子,無非是想把我伺候高興了讓我走個形式,別在他身邊樹立競爭對手,我也就將計就計吃頓大餐,做廠家的業務就這點好,嗬嗬。今天,我打算去霍霍黃·島。
黃·島是青·島市的一個區,和青·島市區隔海相望,共同圍出一個膠州灣,膠州灣內風平浪靜,水又很深,是世界知名的好軍港,至少從1869年起,德國人便開始有計劃地對膠州灣及周邊進行調查研究,有個叫李希霍芬的德國地質學家調查後向德國政府交了一份《山東地理環境和礦產資源》報告,強調了膠州灣的優越地理位置,建議在此建築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