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兄弟檔案期刊集萃(2 / 2)

全媒體時代江蘇音像資料館服務方式探討

朱健在《檔案與建設》2014年第12期撰文,指出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和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擁有核心戰略資源和寶貴財富的音像資料館現有的服務方式受到挑戰,急需進行創新和發展。目前其服務現狀為:一是參觀、培訓服務。接待參觀的同行近百家。培訓服務是當前的基本工作之一,培訓對象是節目生產一線的編輯、記者,內容為媒體資產管理係統檢索知識,並將培訓內容做成視頻文件上傳至辦公網。二是文件資料櫃服務。文件資料櫃類似於U盤,用戶可通過文件櫃上傳、存儲、下載和共享音像資料。三是檢索下載服務。四是主題資料服務。根據一定時期新聞宣傳報道熱點、重點及用戶需求,對音像資料進行二次信息整理加工、形成主題資料包(如“建黨”90周年),供一線製作人員使用。隨著全媒體時代的發展,用戶對服務方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服務方式要不斷地創新和發展,需要推出廣泛化、各樣化、個性化的服務。一個是個性化服務。它包括推送服務和定製服務。一個是資料導演服務。資料導演服務是音像資料館,以資料導演的身份參與重大電視主題創作的各個階段和環節,對資料梳理、編目、複製等環節,從資料角度為編導的素材選擇、選題策劃、文稿撰寫提供借鑒參考。

開發區拆遷檔案收集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周曉紅在《檔案與建設》2014年第12期撰文,指出拆遷檔案真實記載了城鄉的曆史原貌和變遷過程,是最原始最真實的珍貴記錄。它是城鄉建設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為今後查詢拆遷情況和城鄉建設提供依據。其特點:一是形成時間長;二是文件易散失;三是可單獨成類。存在的問題有:一是製度不全,管理分散;二是職責不明,業務有待提高;三是拆遷周期長,收集整理不規範;四是重文字檔案,輕聲像檔案。明確歸檔範圍的要求:一是政策法規性文件材料;二是拆遷前期準備的綜合性文件;三是拆遷過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四是回遷安置前後的文件材料。做好拆遷檔案收集工作的對策建議:一要強化製度,提高認識;二要明確職責,提高素養;三要統一管理,拆遷要與建檔同步;四要文字和聲像文件並檔保存。

加強工業遺產檔案的搶救與保護

孫成德在《蘭台世界》2015年第1期(上旬)撰文,指出工業遺產檔案蘊藏著大量的曆史信息,真實記錄了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軌跡,具有不可替代的曆史文化價值。由於曆史年代久遠等原因,有些重要的工業遺產、工業企業留下的檔案數量很少,內容不全,有的已破損瀕危,亟須搶救和保護。為此,作者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增強全社會對工業遺產檔案的保護意識。工業遺產的實體部分,如企業的廠房、車間、設備等可直觀地展示其曆史、社會、科技、經濟和審美價值,而工業遺產檔案則可展示上述各個方麵的深刻內涵,同樣是工業文明發展的重要物證。工業遺產檔案包括企業建立和生產過程中產生和保管的文書、科技、音像、實物等檔案,這些檔案對於工業遺產的保護和利用都是十分重要的科學依據。要充分認識工業遺產檔案的證據性作用,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工業遺產實體和檔案保護的意義和實例,在各類工業遺產保護措施中增設檔案宣傳展示內容,從而增強全社會保護和利用工業遺產檔案的自覺意識。二是加大對工業遺產檔案的搶救和保護力度。它有三個方麵的工作:一是和時間賽跑,搶救工業遺產檔案;二要明確搜集工業遺產檔案的範圍和內容;三要明確當前搶救工業遺產檔案的方式和重點。三是強化對工業遺產檔案搶救和保護工作的各項保障。如:一為組織保障;二為製度;三為資金保障;四為人才保障。

電子病曆歸檔前的質量控製

尹成芳在《浙江檔案》2014年第12期撰文,指出電子病曆歸檔前的質量控製,是醫院電子病曆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好電子病曆的質量關,對於確保電子病曆的原始性、真實性、完整性以及提高醫院醫療水平和服務品質具有重要意義。作者認為,電子病曆歸檔前的質量控製要做好,必須達到以下要求:一是加強製度規範,確保電子病曆的真實與安全。它包括三項內容,即醫院信息中心要設立修改痕跡保留功能、關閉計算機光盤、U盤等插接口和權限管理。二是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培訓內容為《電子病曆基本規範》、《電子病曆係統功能規範》等。三是實施登記備份,探索進行第三方監管。如2012年,紹興市檔案局對全市各大醫院的電子業務數據啟動登記備份工作,要求各大醫院將電子病曆檔案數據進行在線登記備份,每日對數據進行更新。四是使用電子簽名,加強業務指導和監督。隻有把電子簽名落到實處,才能做好電子病曆歸檔前的質量控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