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運行中,人們的社會生產與組織行為是須臾不可分離的依存關係,從航空航天到鐵路運輸、從三峽電站到大慶油田、從寶鋼集團到海爾電子、從雙彙產品到名牌服飾、從科技開發到高等教育、從北京奧運到電視網絡等一切領域,無論是物質生產還是文化生產,無論是社會管理還是社會傳播,無一不是組織行為的形象體現,無一不是組織行為的功能展示;在現代社會運行中,人們的社會生活與組織行為同樣是須臾不可分離的依存關係,從一個人在醫院裏出生,到在當地申報戶口、在商場購物、在學校接受教育、在文化場所娛樂、在某個地方參與社會勞動等等,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無論是個人生活還是個人工作,都離不開組織行為的社會服務,都以組織行為的社會作用為基本條件。 所以,在人類的社會生產、社會生活與組織行為的關係日益密切的現代社會,研究組織行為的規律、加強組織行為的管理、提升組織行為的效能,就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意義,組織行為學正是符合了這種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而興起的組織管理科學。
以人為本是現代組織管理的核心思想,要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就必須確立人的主體地位,符合人的行為規律。 組織行為學就是從主體化的人出發,把組織中人的行為表現和行為規律作為研究對象,從而產生了以下重要的社會效果。
一是科學反映了管理對象的運行基本規律。 人是組織的主體要素,是管理的主要對象,要實現科學地管理就必須從管理對象的本質特征出發,符合管理對象的基本規律,組織行為學就是從組織行為的普遍現象出發,通過反映組織中人的行為規律,為科學地實施組織管理提供所需要的科學理論指導。
二是逐步形成了係統全麵的現代組織思想。組織行為學也稱為組織科學,就是指組織行為學係統地反映了人們對社會組織的科學認識,從而成為係統化的現代組織思想。 這一科學思想不僅反映了社會組織的普遍現象,而且反映了社會組織的客觀規律;不僅靜態地反映了社會組織的結構關係,而且動態地反映了社會組織的運行機製,即組織行為及其基本規律。
三是係統構建了組織教育的科學知識體係。組織行為學的研究通過認識和反映組織行為的規律,形成和發展了現代組織的思想,逐步構建並不斷完善了教育組織成員、培養組織人才所必需的科學知識體係。 組織成員是組織構成的主體,人才是組織發展的關鍵,教育組織成員、培養組織人才是現代組織管理的重要任務,是實現以人為本管理思想的關鍵環節。
四是不斷發展了指導實踐的科學理論體係。組織行為學形成的客觀基礎是組織行為的運行實踐,組織行為學研究的最終目的就是指導組織行為實踐。通過不斷總結組織行為實踐的經驗,認識組織行為的普遍現象,發現組織行為的基本規律,形成反映組織行為客觀規律的科學理論體係,進而用於指導組織行為的實踐。
五是有效推進了組織行為的自主變革創新。改革發展是組織管理的時代要求,自主創新是組織發展的基本戰略。改革要符合客觀實際,創新要符合客觀規律,而對客觀實際和客觀規律的認識則必須有科學理論的指導,組織行為學就為改革創新提供了必要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