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協雖然是常用的伎倆,卻不是解決真正問題的所在,能解決最徹底,唯有戰爭和殺戮。這才是最徹底的解決之道,雖然朝廷會大傷元氣,但是隻要朝廷聽過這個難關,那麼今後將會使國力蒸蒸日上。
在秦陽看來,江南地區在朝廷眼中就是爺,而朝廷卻是兒子,年年求著這些地方勢力上交國稅。這裏的總督就是一個討債的角色,其餘的地方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趙妮從未到過宋國,一路走來,看到了比起趙國還要物產豐美,若是沒有這次的戰爭,恐怕還要更加的繁華和富庶。不過宋國得到的東西卻不多,皇城趙國帝王卻不會容忍這些人的存在。
心裏有些不同的感觸,歎道:“宋國若是把這些地區都掌控在手中,國力絕對不弱於諸國。也不會年年墊底,成為守成之君。”
話雖然難聽,卻道盡了宋國的缺陷和軟肋所在,紀嫣然默然莫不語,好久才露出了苦澀,苦笑道:“這些其實大家都知道,但凡曆代先祖都知道尾大不掉不是好事,可是卻沒有拿出一個根本的解決之道。”
說到這裏,眼睛瞅了瞅秦陽,又道:“雖然父皇也想過用武力解決,不過朝廷中各大臣都是地方上放入朝廷的耳目,稍有風吹草動便會盡人皆知,想要動武何嚐容易。不是不想,而是有心而無力。”
趙妮沒有反駁了,也沒有譏笑和嘲諷紀嫣然,著實說到了實處,每個國家都是如此,現在的趙國又何嚐不是。世界門閥聯姻,盤根錯節,動一發而牽全身,根本不敢胡亂施為。
趙妮道:“是啊,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不過趙國比起宋國來也隻是好一些罷了,雖然好多地區看似掌握在朝廷的手中,但事實卻非如此,依然在世家門閥手中,如今世家門閥已經阻礙了國家的發展,不過諸國都存在這個嚴重問題,沒有誰敢輕易的妄動。”
秦陽點了點頭,頗為認同兩人的觀點,不過卻有不同的想法,覺得這些世家門閥既然阻礙了,那麼即便是動用修士清理掉也要在所不惜,反正是在自己的國家內部清理,又不是用來對外戰爭,何必那麼小心翼翼。
在魄力上,著實沒有任何國家的帝王可以做到這點,興許楚國有這個可能。楚國的國君在他看來是所有國家中最厲害的一個,懂得變通和暗中經營,深得腹黑之精華。
秦陽道:“不是沒有,而是沒有那個魄力和決心,現在宋國倒是有了很好的機會,趁著這次動亂,一次性根除掉這些毒瘤。有一個給諸國參考的想法,想來今後世家和門閥的日子經過宋國的一次清洗,會有很多的可取之處,可以用來借鑒的地方。”
紀嫣然和趙妮兩女都是聰明之人,又生在帝王之家,豈會聽不出秦陽其中的意思,臉上露出了笑容,沒有反駁。
紀嫣然道:“主人,這些世家和門閥可是掌握了大部分修士,畢竟他們掌握的控製決定了修士的多寡,在平民中的修士著實不多,而且好多世家都會拉攏這些修士,這也是父皇難以下定決心的地方。”
秦陽露出了冷笑,不屑道:“那又如何,其實若是要清理掉這些人,並非難事,隻要從軍隊中挑選上好的資質,然後秘密培養,百年後將會有所改變,待實力到了一定後,便可以動手。”
可惜,諸國都隻是從另一方麵來思考,卻沒有從自身上麵去思考問題,他們本身就是大豪族大門閥出生,先天上就忘記了這些從平民中來儲積力量罷了。
這是視覺上的死角之地,便是楚國的國君也沒有從這點出發,而是從家族方麵著手培養。在落雲城擊殺的那些修士都是楚國皇室中的旁枝,而不是平民中的人。
由此可見,諸國的起點上就有問題,他們都沒有從平民這個角度來思考,依然是世家和門閥的觀念,看不起平民。
宋國雖然比他國好些,但是也好不到哪兒去。半斤對八兩,當然這些話他曾經對紀嫣然說過,卻取效甚微。到了他把紀嫣然血祭後才改變這個觀念。
秦陽從來就沒有那種貴族觀念,興許是現代思想在作祟,雖然在現代一讓存在著很大的等級製度,但是從平等上卻有著極大的區別。
更能顯示出能力強的等級,不論你是平民還是貴族,隻要你有才能,有著拚搏的精神,中的來說,平民崛起還是可以做到。
當他們進入到一定的實力後便可順其自然的晉升,而不是現在的嚴苛和壓製。他就是平民之子,同樣混得風生水起,那個貴族聽到他的名號不嚇得半死。把他當老祖宗供著,甚至是使盡手段求著他討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