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嫣然正在烏熊與樊籬音合謀時,光明正大的進入了山海關。烏家造反並沒有向外公布,下麵的士兵並不知曉,惟有一些真正的心腹才知道烏家的謀劃和意圖。
紀嫣然乃大宋國的香香公主,其地位和名望很高,深得大宋底層人士的愛戴。見是大宋國的香香公主,沒有誰阻擋,一麵派人向烏熊稟告,一麵歡喜地把香香公主迎入。
那巨大的狼王身軀,著實駭然,而紀嫣然卻騎在它的後背上,不急不慢的朝著城主府而來。看起來有些示威的元素在裏麵,這些都是山海關一些家族所得的推測。
最遭罪的便是這些小家族,他們沒有能力扭轉山海關的局勢,隻得觀望,不敢靠向烏家也不該靠向皇室。他們沒有選擇,隻得這麼做才能保住家族的平安,防備滅族大禍。
烏家滅門一時震懾了這些牆頭草,畢竟烏家乃山海關中最大的一個豪族,卻在不聲不響中被人滅門,三千烏家人口被屠戮。
有說是紀嫣然和秦陽聯手而為,有說是情況不明,想來是烏家得罪了那方勢力而遭致滅門。他們更傾向於後者,不過紀嫣然現在卻正大光明的進入山海關,使得小家族開始了搖擺。
讓他們對局勢的把握越來越模糊,並沒有見到紀嫣然身邊的秦陽。不過,紀嫣然敢這般做,許是有了精密的籌劃。
沒有人懷疑紀嫣然的能力,既然紀嫣然趕來,她就有著無比的信心,可惜沒有見到傳說中的秦陽。讓一些小家族混在人群中失望,倘若秦陽在紀嫣然身邊,那麼烏家被皇室所滅就屬實了。
他們最想得到的關鍵信息是秦陽,卻無法見到秦陽,這才是最為致命的地方。而紀嫣然親自到山海關,與大宋目前搖搖欲墜,經受諸國大兵壓境的強大壓力下,紀嫣然的目的顯而易見,就是要快刀斬亂麻的方式解決掉山海關的內部問題。
烏家才是這次的首要關鍵,從紀嫣然直接朝著城主府而來,而不是等待城主府中烏熊的迎接。由此可見,烏家與皇室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刻,否則,山海關的百萬軍隊無法調動馳援皇城。
紀嫣然瞧著一部分人群中露出了幾絲興奮,許是在這群人中還抱著對大宋的一絲希望,一絲忠心。讓紀嫣然心裏安慰了不少,畢竟現在的大宋,多少家族開始遠離大宋,在尋覓今後大宋被滅後家族的前途。
在大家族中,沒有任何一個家族會忠於他的國家,而是在牟取更多的利益。滅不滅國對他們的影響不大,忠於大宋的才是那些底層將士。
在諸國中,大宋唯一一個在民生上執行得最好,最懂得為民考慮的國家。少有他國皇室對底層國民的輕視和鄙夷,等級分化非常的嚴重,而大宋不一樣,量才而取,不壓製下層士民。
可惜國土過小,周邊又是強國林立,能延續到現在已經是一個奇跡了。目前山海關是大宋國軍隊最多的一個關口,同時又是據守強國大趙險要之地。
隻要山海關不被大趙攻破,那麼大趙對大宋構不成任何的威脅。大宋皇帝紀行已經接連下了三道旨意,抽調山海關的精銳抵擋越國的兵鋒,卻不見烏熊的行動,非常的暖昧,總是推搪。
而明東來作為山海關的副將,他雖然掌握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卻不敢直接出兵馳援。他必須監視烏熊,一旦他離開,會導致烏熊在山海關完全落於烏家之手,那才是後患無窮。
烏熊此時正好接到士兵的稟報,臉色巨變,他沒有料到紀嫣然竟然明目張膽的前來城主府,孤身前來,讓烏熊有些拿捏不定。
樊籬音聽後,見烏熊猶豫不決,心裏歎了口氣。當即開口並詳細詢問,這才清楚紀嫣然是騎著一頭巨狼而來,身邊在無任何人護衛。
樊籬音露出了一絲冷笑,道:“烏將軍,秦陽應該到了山海關,不過沒有與紀嫣然一同罷了。據我們所知,秦陽是有一頭巨狼作為代步工具,如今在紀嫣然這兒,許是秦陽隱藏了起來,擾亂我們的判斷。”
有一點,樊籬音可能失策了,她沒有把他們的失敗告知天山派和烏熊的意思,隱瞞了下來。導致了兩人對秦陽和紀嫣然的了解,看輕了紀嫣然和秦陽。
雖然大家都說是紀嫣然和秦陽所為,但是心裏並不這麼認為,都以為秦陽和紀嫣然定是還有背後隱藏的勢力。
莫問天冷哼道:“既然她趕來,那麼我們不如直接把她扣下,然後威脅明東來,山海關還不是一樣落入到烏將軍手中,為解決大宋目前覆滅的最好方式。”
莫問天很自信,隻要山海關落入烏家手中,那麼大趙進入大宋就不是什麼難事。而且,威逼大宋割讓山海關的成功率將會大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