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莫,二十歲,K大文學係學生。家境普通,父母都是退休職工,領著微薄的退休金。有一個哥哥,叫李言謹,如同名字一樣,父母希望這對兄妹一個言辭謹慎,一個溫婉少言。妹妹並沒有辜負她的名字,恰是哥哥時常的口不遮攔。哥哥比她年長八歲,已婚,恰好嫂嫂也是個厲害的角色,哥哥本就軟弱,無主見,娶了妻子後更是事事都聽著妻子的話。李言莫的家是個傳統的家庭,重男輕女,父母管家的時候自己已然不受重視,父母退休後,哥哥管家,自己便更是可有可無。
李言莫記得自己剛滿二十歲的時候,嫂嫂便對她說,你已經二十歲了,在國外十八歲就要獨立了,現在是你哥哥好心腸,讓你在家好吃好喝的住著,你怎麼也得表示表示。
李言莫聽了之後臉上沒有什麼大的表情變化,一時半會也沒說什麼。
倒是一旁的嫂嫂見她沒說話,也沒做任何表示,更是氣憤,張嘴便要指責李言莫不知好歹。
這時,李言莫抬起她水一般的眸子,仍是沒有任何表情的開口,嫂嫂,我知道了,這個月底我會把錢給你的,謝謝哥哥嫂嫂平時的照顧。說完便笑了笑,笑容清澈如水。
這樣最好,我們也不是不近人情,你哥哥負擔大,你侄女出生了很多地方都要用錢的,你那麼大了就應該知恩圖報。嫂嫂說著。
我知道了,哥哥嫂嫂辛苦了,以後我的學費我自己付就好了,月底也會把錢給你的。還是那樣的笑容,仿佛這就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而已,就像秋天樹葉就是會變黃,冬天就是會萬物凋零,春天便又好起來了一樣。
於是,李言莫便開始更加勤奮的打工,其實在她滿18歲的時候就開始打工了,隻是那時候打工並不多,隻有一份,除開父母交的學費之外,自己的生活費和學校的雜費全是自己在交,她知道自己在這個家的分量。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李言莫放學回家肚子很餓了,一進家門便跑去吃飯,可是媽媽跟她說,沒有飯了,家裏沒煮你的飯。小小年紀便遭受親生父母這般不重視,除了哭泣她也不知道作何表示來表達自己的委屈和悲傷。自此,她便知道,隻有自己好好對待自己,因為自己過得好與不好對於別人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大多時間在打工,李言莫的功課並沒有很好,高考剛剛好上這所三本的分數線,總歸還是有書讀,不至於太過淒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