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大大問:為什麼吃完頭孢類藥物之後不能喝酒?
從頭問到腳
頭大大問:為什麼吃完頭孢類藥物之後不能喝酒?
結論:頭孢類藥物會與酒精產生雙硫侖反應,會對人產生嚴重後果,甚至死亡。
馬兒答:在酒席上,給他人敬酒的時候,對方可能會說今天吃頭孢類藥物了,不能喝酒。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真的不能喝酒麼?
頭孢類藥物,是臨床應用特別廣泛的一類抗生素,由於其具有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毒副作用低等多種優點,受到臨床醫生的青睞。但隨著這類藥物的廣泛應用,許多不良反應也浮出水麵。
若在應用頭孢類藥物期間飲酒,可能出現麵部潮紅、腹痛、惡心、嘔吐、頭痛、頭暈、嗜睡、胸悶、心悸、視覺模糊等反應,甚至出現血壓下降、呼吸困難、意識模糊、休克等嚴重症狀,這就是頭孢類藥物與酒精反應所致的“雙硫侖反應”,又名“雙硫醒樣反應”或“戒酒硫樣反應”。患者往往在飲酒後5-10分鍾發病,嚴重程度跟藥量與飲酒量成正比,若是平常就不能飲酒的人,症狀會更為嚴重,靜脈用藥的反應也比口服要快得多。所以說,服用頭孢類藥物之後確實應該盡量避免飲酒,而且停藥後一周之內都應該禁酒。能引起此類反應的藥物除了頭孢類抗生素,還包括甲硝唑、痢特靈、雙胍類以及磺脲類藥物等等。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大家把這個觀點普及好了,以後確實能夠作為一個有禮有力有節的拒酒理由呢,為了能更有說服力,最好在入酒場前買一瓶頭孢類藥物帶在身上,這樣拒絕起來才更有力度。(吉林大學醫學碩士 馬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