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攝影師請到教堂裏拍結婚照
百年結婚照
作者:孫孟英
上世紀二十年代,上海英法租界裏的歐美洋人很多都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一般都會選擇在教堂內舉行婚禮儀式,顯得神聖莊重。國內有些接受過西洋文化教育的年輕人,也有跟隨這個潮流的,他們有的是留過學,思想比較新派,也有的是入了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他們覺得像洋人一樣在教堂舉行婚禮,更加莊重美好。在教堂裏拍結婚照也是從那個時候流行起來的……
這是一對曾經的俊男靚女,講述了他倆上世紀二十年代在教堂內舉行婚禮的故事。
男子名叫李天國,1903年出生在晚清一個外交官家庭,長得英俊瀟灑。女子名叫張淑芳,1903年出生在晚清一個官僚家庭,長得美麗漂亮。李天國和張淑芳從小生活在富裕的官僚家庭,因此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思想意識都很開放和超前。兩人十幾歲時去英國留學,接受西洋文化教育,並且在當地入了基督教。留學歸來後,他們都在上海的一家英國人開設的洋行裏做文員。李天國和張淑芳有著同樣的家庭生活及留學背景,再加之有著共同的信仰和文化背景,可謂是門當戶對,郎才女貌,天造地設的一對有情人。
1927年春,時年24歲的李天國和張淑芳兩情相悅要喜結連理,由於他倆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婚禮就選擇在教堂裏舉行。經過一番的考慮,最終他們決定把舉行婚禮的地點選在了鬧市中心九江路上的聖三(紅一)基督教堂,這是公共租界裏最大最有知名度的基督堂,那裏交通方便,有利於婚禮過程中的各項事宜的銜接和落實到位,尤其是為了方便拍結婚照。
婚禮的早上,新郎李天國和新娘張淑芳預約來到了南京路上高檔的新新美發廳進行一番美發美容,使新郎更加英俊帥氣,新娘更加美麗光彩。婚禮儀式在上午10點30分準時舉行,在鍾聲、歌聲與祝賀聲中,展示出了教堂婚禮的隆重、喜慶、熱鬧、歡樂和和莊重的氛圍。婚禮儀式結束後,新郎新娘要在教堂內拍結婚照,他們請了南京路上聞名上海的滬江照相館海歸派攝影大師姚國榮親臨教堂拍結婚照。為了使在教堂內拍攝出的照片漂亮、好看、大氣,新郎新娘和攝影大師姚國榮在婚禮前專門到教堂裏進行了實地觀看,隨後選擇最佳的拍攝景點。在婚禮舉行的當天一大早,姚大師還專門帶人對拍攝景點進行了道具布置與布光。當新朗李天國手挽著新娘張淑芳步入拍攝景點擺姿勢拍照時,人們驚訝地感受到這景點既美又大氣,更感受到教堂內拍婚照的莊重高雅和神聖氣派。特別是後來,每當李天國和張淑芳把在教堂拍攝的那張雙人照及新娘張淑芳的單人結婚照給別人看時,大家都熱烈地稱讚,覺得這照片真的很漂亮,也很經典。
由此,拍攝以教堂為背景的結婚照開始風霏上海灘,直至現在,幾乎每對新郎新娘拍結婚照的時候,套係裏都少不了有好幾張是以教堂為背景的結婚照,以此求得更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