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知識經濟與會計創新淺析(2 / 2)

二、知識經濟要求會計創新

1.構建適應經濟要求的會計模式

現有的會計模式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它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因而在新的形勢下,它遇到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從會計目標、會計觀念、會計管理體製、會計規範體係等各個方麵,都表現出與知識經濟格格不入的傾向。例如自創商譽在傳統的會計係統中是不予反應的,但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有知識創新而帶來的企業價值增加和獲得超額利潤的能力會成為一種較普遍的現象。

會計模式的構建是一個全方位的係統工程、他要求按照知識經濟的要求,對會計模式的各個組成要素賦予新的含義。

2.研究和引入新的計量手段

由於知識經濟時代會計計量重心要從財務資源轉向知識資源,其中的最大障礙就是會計計量問題。傳統的計量手段已不適應知識經濟要求,因而在計量手段上需要革命性的轉變。在會計係統中引入多種計量手段,因不同會計事項性質而選擇不同的計量手段。多元化的社會有五彩繽紛的事物組成,強調單一的計量手段,隻能陷入困境。

3.盡快地將人力資源會計納入會計係統

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已有30多年,由於涉及經濟理論、會計理論以及會計計量等一些“禁區”問題,它仍然未登入會計大堂。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勞動主題是智力勞動,智力勞動的知識價值如何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應是知識經濟時代財務會計的重要內容。

4.變革財務報告

現行的財務報告,在會計報表中反映的事項會計上可確認,而在其他財務報告中反映的事項會計不予確認,應變革為一種可以較全麵地報告與企業相關的各類信息,從傳統財務報告的墨守成規中“解套”出來,較好的適應知識經濟對會計的要求。

三、知識經濟會計人員必須提高綜合能力

隨著分工越來越細,交易品種越來越多,一些原本是屬於會計科目的內容可能分裂為兩個乃至多個,一些原本不計成本沒有確認價值的東西現在發生了變化,而且企業的兼並、重組、破產實施過程中的成本計量、價值測定,尤其是收購過程中被收購方的反收購行為隱藏的信息風險,市場風險、高估無形資產價值等,都對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財會人員不僅要有較高的政治思想覺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而且還要具備紮實的業務知識,如:必須懂得國際通用財會知識、審計知識,同時,還要具備相關的經濟法律、財政稅務、貨幣銀行、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方麵的知識。因此、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必須更新,必須勤於學習、勤於思考、勤於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更好的適應知識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