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利用信息技術,實現虛擬化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將處於不同地方、不同組織的人力資源有效地整合,建立本企業的網絡文化,如網上招聘,網上培訓,網上溝通,網上考評等。
三、進一步完善農村信用社人力資源管理的路徑思考
(一)采取多樣化措施優化人員結構。在當前經濟背景下,人才是銀行生存的重要前提,農村信用社需要引進、培育一批高素質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這些人才不僅要通曉國內外金融企業管理理論和金融理論,而且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市場經驗,才能提升農村信用社的市場競爭力。首先,調整人員結構。有計劃地聘用研究生、本科生,打破傳統的高封閉招工模式,擴大對外招生的比例,重視從學曆和能力兩方麵進行考核,提升農村信用社整體人才素質。其次,調整專業結構。要提高農村信用社經營水平,需要各專業的人才,需要引進和培訓計算機、法律、市場營銷等專業人才,調整專業結構,使各專業人才能人盡其才。再次,加強教育培訓。現在農村信用社在職的人員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隻能勉強維持自己的崗位工作,對於新業務、新知識的認知很少。這一現狀使農村信用社處於競爭的被動地位,農村信用社要想改變這種不利的競爭地位,就必須加強在職人員的教育培訓。最後,解放思想,廣開才源。管理者要以開放性為原則,解放思想,通過人才市場及各種途徑公開招聘和吸收人才,有機整合,合理配置這些人才,以更為積極姿態參與金融係統現代化、國際化市場競爭。
(二)創新管理機製,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卓越的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對於金融行業更是如此,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是農村信用社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是完善並健全農村信用社管理模式的切入點。首先,要求農村信用社要借鑒發達國家和國內金融管理的先進模式和經驗,根據信用社的自身特點,創建適合的人力資源管理製度和管理模式。其次,提高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位置,建立並完善人力資源的選聘錄用、培訓開發、績效考核、薪酬分配、福利保障、職業管理等微觀層麵,建立起有效的預測、計劃、調配、考核、評價體係和工作機製。再次,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建立起科學的、可操作的製度和措施,通過智能化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進行人力資源需求的預測和管理,員工素質能力的認定、績效的考核,培訓規劃的設計與組織等等,保證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三)完善考核製度。加快建立和健全科學合理的考核機製,從物質和職務晉升上完善考核機製。考核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采取全方位的考核。首先,在薪金製度上。逐步完善績效工資製,推行年薪製等,使報酬成為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杠杆。將員工工資與其崗位職責和工作績效緊密掛鉤,合理拉開績效工資差距,績效工資是工資構成中活的部分,體現工資的激勵職能。其次,采取行政職務和技術職務並行製,淡化行政級別,拓寬員工的晉升渠道,保證不同的人才都有發展空間,留在農村信用社,與單位共同發展。形成鼓勵人才、支持人才、幫助人才為事業做出貢獻的激勵機製,加大競爭力度,實行領導職位競聘,競爭上崗,建立起公平、合理、科學的考核機製。通過從薪金製度和職務晉升兩個層麵上,完善考核製度,留住人才,提高農村信用社市場競爭力。
隨著農村信用社改革不斷深入和金融危機的衝擊,農村信用社的人力資源結構矛盾更為突出,嚴重影響到單位的健康發展,本文提出從優化人員結構、創新管理機製、完善考核製度三個層麵出發,推動農村信用社人力資源管理改革,希望對農村金融機構管理層有一定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謝誌忠,遊少萍,王燦雄.福建省農村信用社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07(6).
【2】張誠謙.農村信用社人力資源管理分析研究【J】.吉林大學,2005(9).
【3】王胤.海南省農村信用社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海南金融,2008(3).
作者簡介:饒曉彤(1979-),女,漢族,江西臨川人,本科,助理經濟師,主要從事金融機構人力資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