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汪父允行(2 / 2)

他發現在花盆裏已經落了些開罷了的花粒,但在花枝上還有一些待開的花苞,苞是青色的,尖上還泛些黃,嫩極了。汪文言看了一會兒,想著天生萬物,都是一理,不禁長歎了一聲,嘴裏念叨說“罷了,罷了”。

他推開門,“福子,你去告訴少爺,讓他到祠堂等我”

說完自己回到屋裏坐在書案前,仰著身子假寐著。

汪節此時正陪著母親,得到傳來的話心裏頗為忐忑,汪母倒是平靜的很,好像什麼都知道似的。他整了整衣衫,又重新認真梳洗了番,這才向祠堂走去。

路上他禁不住想起前天遇到的那些乞丐,他想著他們曾經也是普通的人家,雖不富裕但也能夠溫飽,家裏還算過得下去,但自遼東兵禍以來,一戶戶家破人亡,遼東沃野千裏,炊煙漫地的景象再也沒有了,十裏無雞鳴,百裏無人煙,一片淒涼。

想起這些汪節難受的緊,心糾起來,他皺著眉頭,攥了攥拳頭,一定要盡快趕往遼東。

到了祠堂,他從香案裏取出香燭來,在祖宗的排位前拜了三拜。嘴裏嘟囔說“願汪家的列為祖上保佑,今汪家子孫節,立誓從軍,解救萬民於兵禍,天可憐見,佑我成功”

過了一會兒汪文言也來到祠堂,他先上了柱香,拜了幾拜,看著汪節說“給你李爺爺上過香了吧”見汪節點了點頭,他才接著說“你李爺爺為咱汪家可算是鞍馬勞頓了一生,你出生那天你娘難產,還是他老人出的主意,找來個老接生婆,你娘才轉安”

汪節重重的點了點頭說“孩兒以前聽娘也說過,孩兒也沒忘記李爺爺的恩情”

聞言汪文言滿意的看了看他,又提了些他小時候的事情。

過了半響,汪文言問到“秋兒,你能告訴爹你為什麼要去遼東麼?”這點雖然他知道個大概,但還是想問問汪節,看他是不是兒戲一場。

汪節想了想,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起了前天他遇到的那群難民。

“除了這些進了京城的難民,城外也還有一大批,前些天新春佳節,守城的不讓他們進來,怕擾亂了秩序,還說有失我大明的新春氣象,怕上麵怪罪下來,就不放他們入城。有個人,領著他們屯子的人從清河那邊一路逃進關內,又饑又累,腿都凍壞了,憑著一口氣才好不容易來到京城,卻被守城的官擋在了外麵,沒過兩天就死了,人們哭著抬著他的屍體才要來了進城的許可。”汪節說著不禁就紅了眼眶,他停了停接著說“孩兒不願看著這些百姓受這份苦”

汪文言不禁長歎了一聲“爹明白了”

“這些年來,萬曆皇爺不上朝,肖小當國,朝廷積弱,外有倭寇襲擾,內有各地的暴亂,可以說是內憂外患,而遼東的建虜也趁機漸漸壯大,如今也已經成了大患。”看著香燭上青煙嫋嫋,汪文言不禁對時局的煩亂感到憂愁。

“爹,朝廷多年困頓,現在遼東又兵禍連年,孩兒正想前往遼東,上匡社稷下撫黎民”

“為父知道你有此壯誌”看著他一臉的熱切,汪文言眉眼一垂終於鬆口說“去吧”

聽見父親終於答允,汪節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如釋重負的感覺,看著父親好像突然間衰老了的樣子,他又有些於心不忍。

“秋兒,爹既然答應你了自然會全力的支持你,好男兒誌在四方,你也不用這般割舍不下我跟你娘,我們在家安享富貴,隻盼你能平安”看到他臉上透露出的關切與溫情,汪文言一陣欣慰,拍了拍他的肩膀寬慰說。

“爹,我想過些天就啟程,不能在家侍奉雙親了”汪節有些愧疚的說,這些年來汪文言夫婦對他關懷備至,他都記在心裏,現在什麼也沒有報答就要離開,心裏頗不是滋味。

“哎,此去遼東恐怕輕易不能回來,不過你既然有了這等誌向就該心如磐石,一心一意的去闖蕩,萬不可再有這些小兒女之態了”

“嗯,孩兒知道”

“今天已經是九號了,再過幾天就是元宵節,等過完節你就走吧,也好趁這段時間多陪陪你娘”,“那個四鳴先生好像很在意遼東的戰事,你可以試試說服他跟你同往”

“爹,四鳴先生已經答應孩兒了”

“哦?哈哈,我兒不簡單,不簡單啊”,說著父子二人都笑了起來。

接下來就可以號召力量前往遼東了,嗬嗬,努爾哈赤,那可是從小就如雷貫耳啊,多少辮子戲裏有你,汪節一陣磨拳擦掌,那是改變曆史的大人物,想到這裏他就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