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奇遇(1 / 3)

玉龍雪山位於雲南境內,有終年積雪的雪峰13座,如擎天玉柱縱列於麗江古城北邊,金沙江東側,

山體橫亙如玉龍,故得名。從山麓河穀到山頂,氣候帶呈典型垂直分布,山下溫暖如春,山上白雪皚皚,形成“陽春”與“白雪”共存的絢麗世界。

其南端主峰海拔約5600米,此時,一列登山隊正蜿蜒向它進發。

打頭的是一個納西族的老漢,他是向導。他顯然稱不上登山愛好者,表情淡漠地走在最前,身後是10個興致勃勃的壯小夥子。哦不,後麵還有一個,不過這人很奇怪,飽經滄桑的向導隻是顯得有些淡漠,他呢,卻是麻木空洞了無生趣,讓人懷疑他到底是來做什麼的。他一個人遠遠落在最後。登山這種運動,總要有錢有閑才玩得起,他卻不象其他人,顯得很狼狽,象是個沿海城市常見的盲流。

“對麵那個斜坡有雪簷,38到40度左右,沒有矮樹、灌木,估計很快就會有雪崩,我們要趕緊找一處安全的地方,讓你們近距離地觀賞一下雪崩的盛況。”向導一麵四處張望一麵輕描淡寫地說著。

大夥兒都有點惶然,這大自然的威力不是人力能抗衡的,人定勝天也隻能發生在特定時刻特定地點,大夥在電視上看多了,對雪崩也不是沒有概念,可不是說著玩兒的。趕緊隨著向導來到一個據說是比較安全的坡麵上等著對麵的雪崩的到來。

“雪崩通常發生在有小雪球滾落的斜坡,積雪有裂縫的斜坡,有雪簷的斜坡36至42度左右的無樹木陡坡,長度大的斜坡,凸形斜坡,南和西南方向的斜坡,以用舊雪之上覆蓋新雪和因氣溫上升而積雪鬆軟等地點。一般來說,新雪後次日天晴,早晨9到10點鍾積雪易發生雪崩……”

隻見那雪坡上簌簌地滾落下幾團小雪球。

大家看看天上的太陽,再看看手表,時間差不多了,何劍雄說過將會雪崩的那麵斜坡上的積雪果然漸漸出現了裂縫。

裂縫越來越大,突然一陣風吹過,一大塊冰雪終於承受不住重量斷裂滾落,隨著它滾動的震顫,山坡上突然間冒出無數雪粉,那是冰雪震裂之後所墜落震動產生的雪霧,整個斜坡好像披上了薄霧輕絹,陽光透射下來,眼前一片白漾漾的景象。

“轟隆”一聲巨響,一塊巨大的冰塊墜了下來,整個雪層終於坍塌。

整個數百米長的斜坡突然垮了,大塊的冰與碎雪洶湧地向坡底滾去,轟隆隆地似乎腳底也震顫起來。

除了見慣了的向導以外,大夥都麵色煞白地看著這據說是微不足道的一次小雪崩,以前看電影已經覺得很壯闊了,現在親臨其境卻被這一慘厲的景象嚇得心悸身顫。就連隊尾那個怪人也為之色變,慘白的臉上露出既象是恐懼又象是興奮的奇特表情。

好在這雪崩規模還小,很快便恢複了平靜,對麵的斜坡卻已經完全變了個樣子。

“好了,我們繼續走吧,記住,在積雪的山穀中行進,應靠近山穀中心線,以避免山坡滾石,不要接近雪簷,更不要在雪簷下行走,以免觸發雪崩。”

大概是被嚇到了,這些快樂的登山愛好者不再高聲談笑,默默向前。

隊尾那個怪人抬頭看了看,突然說,“好像這邊也有雪崩形成的跡象?”

他說得很小聲,但是現在大家都很安靜,而且對“雪崩”二字極度敏感,最靠近他的隊友立即回頭罵道:“呸!呸!烏鴉嘴!”

很快,大家都開始擔心了,人人盯著雪坡死命看,像能看出一朵花來似的。向導心中暗笑這些驚弓之鳥,漫不經心地瞟了兩眼,突然,他毫無前兆地站定了,眯縫著眼(光線太強)仔細觀察了幾分鍾,臉一下變的刷白,低聲咕噥了幾句,“邪了門了,這裏怎麼會崩?!”

“告訴前麵的隊友,盡量不要出聲,立即往回走!”向導的聲音很低沉,也很嚴厲。他們沿著一條盤山小路攀登,往回也就是向南邊逃。

本來已經憂心忡忡的登山隊員立即慌亂成一團,“回去!回去!不要出聲!快!快!”

向導:“別慌!雪崩還在前麵,這裏是安全的!”

“這裏是安全的還走個屁呀!”居然還有個不知死活的家夥這樣反駁,不過他的腳下倒也不慢。

這時奇怪的一幕出現了,隊尾那個怪人收到處在倒數第二位的隊員的傳訊以後竟然站在原地不動了。

“還不快走,你找死啊?!”原本處在倒數第二位的隊員忍不住低聲喝罵,走到那怪人跟前時又順手推了他一把。

那怪人象是被嚇傻了,乖乖讓開路,卻猶豫著不肯走。幾乎每個跑過他身邊的隊員都推了他一把,說幾聲“快走”,他還是在猶豫。走在最後不斷焦慮回首的向導不由分說,拉著他就跑。這時,積雪開裂的“吱、啪”聲已經清晰分明了。

“再快點!”向導一邊回頭一邊不住地咕噥,“邪門了……這條路我祖祖輩輩走了幾百年也從未……難道山神發怒了?”

前麵一人滑倒了,向導連忙上前將他扶起,那怪人擺脫了挾持狀態後越走越慢,他的表情還是那麼惘然,估計是腦子進了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