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企業會計與統計核算的統一(2 / 2)

三、實現企業會計與統計核算兩者統一的有效策略

(一)健全企業會計與統計核算製度

要實現企業會計與統計核算的協調統一,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會計與統計核算製度,利用完善製度引導會計與統計核算工作的協調統一。在會計與統計核算協調統一的征程中應以會計核算為基礎,綜合兩者進行全麵分析研究。企業及相關工作人員在收支財務資料時,不僅要將完善後的財務預算製度如實上報給企業財務部門,同時還應根據國民經濟核算需求,按照統計核算相關要求,將企業內部所有資料按照逐級上報的方式報給統計部門,而後由統計部門對這些材料進行分類彙總,采取兩者核算職能相結合的方式實現相關資料的統一。

(二)強化增加值核算,實現會計與統計核算的統一

所謂的增加值是指企業在各項經營活動中在勞務以及外購貨物上獲得的額外效益,即扣除經營活動開展過程中所耗費的勞務費以及中間產品的餘額。增加值可以展現各方麵對企業與社會的貢獻,這裏的各方麵主要是指政府、股東以及職工等,它是衡量企業綜合性效益的重要指標。基於增加值的作用,強化增加值核算,可以為企業會計與統計核算的協調統一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它是真正實現兩者協調統一的橋梁,在兩者之間發揮著連接性作用。

(三)規範會計與統計核算指標,改善會計與統計核算原則

由於企業會計與統計核算在核算對象、核算方法、核算內容以及服務對象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會計與統計核算協調統計進程中,應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對兩者統一做出合理化調整,力求在核算指標含義、計算方式以及口徑上保持一致性。對於會計與統計核算內容存在差異的指標,應附之明確的使用說明,以免兩者在綜合使用中出現混淆狀況,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四)增加與調整會計核算中的分類內容

會計與統計核算在分類內容上存在區別,要實現企業會計與統計核算的協調統一,就要縮小會計與統計核算在分類內容上的差距。那麼要縮小兩者在分類內容事情上的區別,可以對會計核算中的分類內容進行增加或者調整,但是要以滿足國民經濟核算體係為前提。會計核算在按照行業分類的基礎上應保證與統計核算的配套性,增設一些按照產業分類核算的會計核算內容,使兩者在各個方麵逐漸趨於協調統一。

四、總結

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係是由企業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組合而成,現今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係在不斷完善,而企業會計與統計核算要想滿足國民經濟核算要求,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企業會計核算與統計核算兩者相分離會造成很多冗雜工作的產生,而將兩者在保持其各自特點的基礎上做出科學改進,強化兩者之間在經濟核算中的協調配合,提高相關信息數據資料的共享度,從而為企業各項經營活動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指導。

參考文獻:

[1]王桂菊.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統計與會計核算的協調統一[J].商業經濟,2012(05)

[2]黃斌.企業會計統計核算協調統一的可行性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0(06)

[3]譚永生.對企業會計和統計相互協調的思考[J].財會通訊,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