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任務的呈現
任務呈現是任務型課堂教學所特有的教學環節,任務呈現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任務完成的質量。
課堂教學中的任務應按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順序進行設計,前後相連,環環相扣,以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要善於啟發學生的“好”,利用新異的刺激物激發學生進行新的探求活動,使學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新穎獨特、別出心裁的任務設計能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考慮下列若幹呈現方式:
第一是模擬表演法。即把文章出現的情境設置到課堂中,讓學生進行模擬表演。學生置身於情景之中,主動性會大大增強,從而更好地提高英語聽說的技能。學生通過活動,由“被動”轉變為“主動”,主動地學習、吸收新的知識。如高中英語第五冊U4 Making the news就采用此法。學生甲扮演Zhou Yang,學生乙扮演Hu Xin。通過表演,學生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文章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第二是實例法。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出相關的新聞報道或曆史事實,特別是熱點問題或眾所周知的,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如:講授Olympics這一單元時,導入部分可播放經典奧運會歌曲,接著再講一些與奧運會有關的故事,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第三是圖表法。圖表法簡潔明了,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使學生對文章內容一目了然。如高中英語第一冊Ann’s best friend一文中,可以按時間順序列出表格。
第四是討論法。把班級分成若幹四人小組,每組推選一名組長。討論結束後,組長代表該組發言。此法特點在於練習麵廣,練習度深,既為學生提供選擇語言和運用語言的機會,又使學生學會在合作的環境下學習,一舉數得。如高中英語第四冊Canada―The true north.可以用“Why is Canada called the true north?”和“What do you know about Canada?”展開討論。
第五是競賽法。中學生好勝心比較強,適當的學習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成功感,增加學生興趣。競賽的形式多種多樣,如造句競賽、朗讀競賽、翻譯競賽等,不一而足。在競賽中,課堂氣氛緊張而活躍,學習效率也隨之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