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圖書館教育職能的體現(2 / 2)

二、對信息用戶進行信息素養的培養

對於部分信息用戶來講,網絡還是一個相當新的環境,要達到自如地運用檢索工具、查找特定內容,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必須對用戶進行信息素養教育,使其掌握網絡信息的知識,基本的檢索、選擇、評估方法和技巧,以及常用的信息資源,使其既要知道信息資源所在,又要知道如何去獲取。

三、圖書館遠程教育麵臨的問題

遠程教育的技術性引發的圖書館自動化問題。圖書館的遠程教育要求圖書館必須實現自動化。圖書館的自動化可劃分為數據庫建設和網絡建設。數據庫建設首先應當注意要選用一套先進又經濟的數據庫建設軟件,其次應當注意圖書館員在建庫時不應隻求速度不重質量,一定要把數據庫建得規範化和標準化。網絡建設離不開高性能的硬件設備和傳輸速率高而收費低的通信線路。而在我國,目前情況正好相反,是上網交費高而傳輸速率低。因此,我們應當爭取更多資金支持,加大對圖書館網絡係統建設的力度。

圖書館遠程教育的開發性引發的知識產權問題。遠程教育和文獻資料的數字化已經成了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可是以數字化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都對知識產權製度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圖書館遠程教育過程中涉及知識產權的大致有兩方麵:一方麵是圖書館對文獻資料進行數字化,事實上是一種對作品的複製行為,既然數字化屬於複製行為,那麼歸屬圖書館在複製時就應得到著作權人的允許。因此,圖書館在製作數據庫時應處理好與其版權所有者的關係;另一方麵,圖書館建立數據庫以後,也應該注意其他人或機構非法利用圖書館的數據進行商業活動。但是,我國著作權法及實施條件中尚未對數據庫問題做出專門規定,由於世界各國在數據庫問題上利益不同,意見也不一致。因此,高新技術尤其是數字化技術已經使知識產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複雜關係中。值得期待的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新技術知識產權保護及其對傳統知識產權製度的影響”的研究中,建立知識產權與社會公共利益,包括知識產權與圖書館、公共信息機構、教育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平衡問題已被當做了重點研究的目標。

隨著圖書館事業的不斷發展,應改變原有的辦館思想、管理方式、館藏結構、服務質量,應不斷擴展新的服務,增強教育意識和聯合協作意識,充分挖掘其教育潛能,直接、主動地麵向社會提供文獻信息資源利用的教育培訓,並以自己的優勢直接參與並承擔起遠程教育的重任。事實上,圖書館作為傳播知識和信息文化的機構,已在遠程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嵐.論圖書館文化服務功能的開發與延伸[J].圖書與情報,2008(04)

[2]袁昱明.中外圖書館遠程教育功能發展述評[J].中國遠程教育,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