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合理安排作業
實用英語學時有限,內容全部都講,時間不允許。有些內容可以以布置課後作業的形式進行。對課後作業的安排盡量做到多種多樣。比如:讓學生自行收集一些新技術、新產品的英文資料和圖片:進行翻譯成文;教師選取和課程有關聯的資料作為閱讀和翻譯任務;教師還可以根據授課內容並結合當前機械技術的發展狀況,設計幾個討論專題,由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愛好進行谘詢和選題,查閱相關的英文文獻,形成報告;此外,在作業的批改和及時收取上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建立班級本課程的公共郵箱,保證教師資料和學生作業都及時發送;或者建立QQ群,網上接收和發送作業,還可以和學生在線英文交流。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自己查閱英文資料的能力,還可以一並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為畢業設計做好準備。同時,課外作業的安排,不僅可以督促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可以做到專業知識的延展和遷移,擴充學生專業知識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
四、建立多元評價體係,優化考核方式
對於語言來講,其真正目的在於應用,隻要同學們敢於“用”,這個活動就成功了一半。不論如何,我們在評價過程中要綜合考慮,不應以最後的結果定輸贏,所以製定評價條款時應多方考慮。
在高職機械專業課程體係中,實用英語上學期考試,下學期考查。傳統的考核方式是期末筆試。大多數學生認為學校自己出卷子考試容易。這樣學生感覺不到學習的壓力和動力,教學效果也會打折扣。最近在改革的引領下我院積極探索在校學生的評價手段和機製,收到良好效果。如:平時成績占據了60%的權重,其中,口語15%,聽力10%,考勤10%,作業10%,小測驗10%,教師綜合評價5%;期末40%的權重。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上課積極性,教學效果明顯好轉。此外,最後考試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可以是具有實業背景的產品說明書或工藝規程,同時允許學生自備工具書,因為這樣更接近以後的實際工作情況,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根據文章內容用英語回答問題、寫出英文摘要、翻譯指定段落等,最後根據完成試卷的速度和質量給出成績。這種方法更能綜合檢驗出學生的閱讀質量和翻譯水平。另外,通過這種全方位的考核方式,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要想取得好成績,必須認真對待每次課、每次作業,進而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也突出了高職教育中強調素質培養的特點。
總之,任何教學方法都應以興趣為切入點,做好監督指導工作,用好評價手段,持之以恒,導之以行。
參考文獻:
[1]高雙喜,丁如春,胡漢文,餘貴.一體化案例教學在PLC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現代商貿工業,2008,(12)
[2]岑珠玲.關於“一體化”教學探索[J].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2,(S1)
[3]羅敏傑,唐冬生.“教學做合一”高職實踐教學體係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08,(5)
[4]陳麗儀.高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探討[J].光盤技術,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