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藝術類高校應當增強大學生綜合教育力度,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
藝術類高校要增強校園就業氣氛,增加學生職場經驗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加大外宣力度,拓展就業渠道。充分發揮藝術的精神教育和社會文明宣傳的功能,將藝術的陶冶功能進行更加有效的發揮,采用形式多樣的藝術表達形式,加大藝術的宣傳力度,在宣傳中拓展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渠道。藝術類高校加強與用人單位的互動,積極邀請用人單位相關人員參與藝術院校的藝術活動,加強用人單位對藝術高校學生才能的了解和認知,為他們今後到藝術院校選聘人才做好準備。第二、深入社會基層,為基層人民群眾提供豐富文化生活形式的同時,讓人們更加具體的感受到多種形式的藝術,起到宣傳藝術院校專業、作品和樹立藝術院校專業口碑的作用。第三、加強對非專業任課教師的重視與管理,開展創業教育。通過提高非專業教程任課教師的收入,徹底的改變藝術院校專業與非專業偏差嚴重的現象,為實現綜合素質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另一方麵通過增設創業教育課程,配備相應師資,搭建創業實踐舞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演練基地和實踐可能,從而真正的強化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意識和自我認識,立足於現實情況,占據主動位置,有針對性的規劃和實施自己的就業計劃,提高綜合能力,成為新世紀條件下的新型藝術類人才。
總之,提高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力,不僅僅大學生本身需要發揮自我的主動性、能動性,更需要藝術類高校、藝術類高校教師的多方麵努力,從根本上關注就業問題,建立健全一係列藝術類大學生就業指導方針,將就業方針政策落到實處的指引藝術類大學生進行藝術類專業的學習,同時也不放棄對其他非專業性課程的研究,做到綜合素質的提高,建立健全腳踏實地的就業觀念,拋棄自我狹隘,不切實際的就業觀,徹底的改變藝術類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現有社會狀況。
參考文獻:
[1]裴春燕.高校藝術類畢業生就業力問題研究[J].燕山大學學報,2013,(5)
[2]張鬆.藝術類大學生就業力提升應對策略[J].遵義師範學院學報,2009,(8)
[3]閆輝.藝術類大學生就業現狀與就業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3,(10)
作者簡介:
苑偉(1981—),男,漢族,山東滕州人,碩士,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藝術設計係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