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與專業對接不完善
(1)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執行效果有待提升
以我校某學院為例,在2013年9月曾對292名10級本科生的就業能力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中顯示,64%的人表示對職業能力要求了解的程度很少或不了解,23%的人表示沒有明確製定自己的職業(學業)規劃目標並按照目標要求努力奮鬥,隻有10%的表示有一點明確,表示很明確的僅占3%。
(2)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與專業對接不完善
首先,就業指導教師所教授的就業指導課缺乏專業特征。針對的方麵是職業規劃、簡曆製作、麵試禮儀、就業政策講解等。每個學院的學生所接受的就業指導教育都是綜合性全麵適用的教育。但各個專業的學生對就業指導的需求不同。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就業優勢與劣勢,在指導課中不能較好的引導其揚長避短
第二,就業困難群體的指導與幫助工作現實困難艱巨。以我校為例,每年都針對就業困難群體開設就業能力訓練營、簡曆製作營、創業能力訓練營、公文寫作能力培訓等內容的課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此種分類指導仍為大班上課,缺乏針對性的教學;班內人員的選拔多數以自願報名擇優選拔為原則,對於一些內向消極不主動尋求幫助的就業困難同學不能深入挖掘。
二、社會發展和用人單位因素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增長放緩,部分行業接近飽和,在這樣社會環境下,高校的應屆畢業生以幾何倍的數量增加,應屆畢業生群體與往屆畢業生、與應屆研究生畢業生、與外來務工人員群體的競爭壓力都在分食著“工作崗位”這個越來越小的蛋糕。
(一)招聘會參會企業數量逐年遞減
對比2013年的校園招聘會與2014年相比,來校召開校園招聘會的企業數量和招聘崗位數量均減少近1/3,企業質量也有所降低。以我校為例,作為農科院校,省墾區單位來校招聘也在企業數量上有所遞減。
(二)用人單位招聘要求連年提高
除了性別、相貌等因素外,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綜合能力等因素要求飛速提升。要求學生在專業技能強、外語好的前提下,還要具有優秀的學生幹部經曆,周到的為人處事能力和社會經曆等。
大學生就業困難群體的類型與成因分析是對大學生就業困難群體進行有效的指導和幫助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保證,而在此基礎上同樣更需要個人、家庭、高校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為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全麵、協調、可持續培養和大學生就業的全麵落實,貢獻一份應盡之力。
參考文獻:
[1]許愛華,張月銘.大學生就業困難成因探析及就業指導對策——以南京部分高校未就業學生為例[J].出國與就業,2010,(7):16-17
[2]劉晶,張素芬,李嬋.農科類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4,(2):47-50
[3]孫世平,孫鑫,李華.大學生就業困難幫扶體係研究[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0,(1):58-60
作者簡介:
李冰(1983—),女,黑龍江大慶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輔導員,就業專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