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團活動與社會生活嚴重脫節
在我國,大學校園的管理是封閉的,學生社團與社會,與企業、公司及社會團體聯係很少,關起門來的社團活動隻能是閉門造車,對於就要走向社會的高年級學生來說很難再有吸引力,社團自身的發展也缺乏後勁和生命力。
(四)社團發展及開展活動缺少規劃管理
高校學生社團缺少宏觀的規劃與科學的管理,在數量上發展過快,種類過多。在社團學生幹部換屆中,存在不按照社團章程進行,私下指定下一任幹部的不正常行為。由於學生社團能夠獲得一部分資助以及收取一部分會費,而社團學生幹部能夠掌控經費的開支,這種行為又加劇了社團的不正規開支行為。
三、大學生社團建設的方法
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高校第二課堂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加強學生社團建設,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健康向上的社團活動,是關係到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和素質教育全麵推進的大事。切實加強學生社團建設,在大學生社團建設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
(一)學校重視、統籌規劃和引領
高校是文化激蕩最集中的地方,各種思潮相互碰撞、相互衝擊。為了確保學生社團健康發展,在社團建設中塑造大學生的健康人格,學生社團建設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基於社團自身民間性、鬆散性的特點,學校要加強對社團的統一領導,統籌規劃、加強對日常社團活動開展的引導、服務與監督。
(二)發揮指導教師的作用
學校應選配一批熱心學生工作、德才兼備的教師擔任社團的指導老師,對社團進行正確的引導規範,提高社團活動的層次。對學生社團的指導,應立足實際,要針對各類學生社團的特點及其生存與發展的不同規律,進行分類指導。
(三)注重社團幹部選拔和培養
社團幹部是社團的核心和“領頭羊”,社團幹部素質的高低,政治覺悟如何直接影響到社團成員。因此對社團幹部一方麵要嚴把選拔關,另一方麵要加強定期培訓和考核,加強社團幹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知識的學習,並將社團幹部納入學生幹部的管理範疇,以此來提高社團幹部的政治覺悟,增強社團的政治防範力和抵禦力。
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學生社團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將會對廣大高校學生知識、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的培養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對高校學生社團的進一步關注和對社團建設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高校學生社團必將以更加清晰的發展輪廓和更為強大的生命力,發揮高校學生素質教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任秀潔.談學生社團活動中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濰坊學院學報,2008年1月第8卷第1期
[2]王建偉.淺析新時期大學生社團組織建設的新特點[J].山東青年幹部學院學報,2001,(3)
[3]張珊珊.高校學生社團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高教研究,2011年6月總第312期
[4]張曉文,吳勝紅.社團工作與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2月第6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