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ERP在企業應用中改進的對策及措施
1.深化對ERP係統的認識
要考慮企業的具體需求,實施條件,管理基礎,人員素質,投資能力和其他因素,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追求完美。企業在選擇時應結合自身特點,評估其實施的基礎和能力,仔細檢查眾多國內外ERP軟件成熟度,產品可靠性,係統的人性化程度,和軟件實施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其他公司在同行業中的寶貴經驗借鑒的成功實施,選擇最合適的ERP產品,以滿足監管要求和業務適應性。
2.加強財務人員與技術人員的溝通
如果金融高管負責管理企業的戰略目標和日常事務,以及有關係統的技術人員,當事人隻能熟悉各自的領域,結果是財務經理和網絡係統技術的人無法溝通,所以導致控製係統在執行的過程中存在問題。在這種情況下,ERP的管理人員很快就會失控。隻有加強財務人員和技術人員之間的溝通,網絡財務係統的財務人員和信息係統需要的技術人員才能夠更貼切實現對接,很好的完成合作。
3.企業生產規範化、標準化
公司決定建立ERP係統,推動企業內部的ERP的概念,讓員工得到一些培訓,了解ERP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信息,統一認識,任何ERP係統,最終不得不依靠基層工人具體操作。企業的生產要規範化、標準化。既要有完善的規章製度,更要有執行製度的流程。隻有這樣程序化作業,才能達到預期效果,ERP係統才能在企業得到更好胡推廣和實施。
4.精簡內部結構,發展企業新模式
企業管理決策者必須認識到,ERP係統的企業管治的重要性,堅定實施ERP係統。企業高管統一思想認識,可以構建一個很好的企業內部的ERP係統實施。加強經濟改革,關閉低效工廠和車間,精簡內部結構,加強對外合作。通過建立一個完整的管理係統,核心的項目進度,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建立采購和企業一線,財務,營運及其他核心功能的控製過程的協作和管理控製,可以有效地控製和協調項目實施過程,對降低項目成本,提升業務表現有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ERP的實施,使企業成為一個實時開放的企業,其所有業務在ERP係統中都能得到最生動真實的反映。其理論核心是高度集成的財務信息的及時性,它體現了真正的商業結果,財務人員進行實時監控,有利於企業的發展。ERP在企業中使用,規範的管理流程,按照標準,按照程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異常和人類行動,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現代化水平。ERP係統的基礎上實現國家財經法規與會計政策,標準流程和內部財務管理的實際需求緊密結合,對企業有效的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可以大大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實力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王文.企業集團在ERP環境下實施集成化財務管理的探討[D].西北大學,2011
[2]張軍.淺談ERP係統環境下的財務管理[J].商場現代化,2010,(31)
[3]胡勇軍.基於ERP環境下的財務管理研究[J].金融經濟,2010,(8)
[4]胡曉萊.基於ERP係統下財務管理功能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9,(23)
[5]王穎.淺談ERP中財務管理係統的實施[J].冶金財會,2009,(3)
[6]唐壽春.國有集團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J].財務與會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