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子貨幣對貨幣供給量作為中介目標的影響。首先,由於電子貨幣的發行主體多元化,從而使貨幣供給量的可測性降低。其次,要想通過調節貨幣供給來影響經濟活動的話,須在貨幣流通速度比較穩定的條件之下。但是電子貨幣的存在使得交易更加快捷,所以必然會加快貨幣的流轉,這就使得貨幣供給量變得不再好控製。
第二,電子貨幣對基礎貨幣作為中介目標的影響。一方麵是對現金的影響,由於電子貨幣對現金具有較強的替代性,從而公眾減少了對現金的需求,中央銀行難以對現金準確操控,必然降低了基礎貨幣的可測性;其次,電子貨幣使得中央銀行通過調控存款準備金影響經濟的作用減弱,從而使得中央銀行對存款準備金的控製力減弱,降低了可控性。
第三,電子貨幣對利率作為中介目標的影響。利率由貨幣供給和貨幣需求決定,電子貨幣的出現對貨幣供給和需求都產生了影響,所以必定對利率產生影響。如上麵的分析,電子貨幣使得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控製難度加大,進而對利率的控製受到影響。
第四,電子貨幣對最終目標的影響。由於電子貨幣的出現使得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降低,所以必定會對各個最終目標帶來直接或間接影響。首先,各個金融或者商業機構在發行成本較低情況下,必定會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加大電子貨幣的發行量,這樣一來無疑增加了社會上的流動性,造成物價波動。其次,電子貨幣使得貨幣流通速度加快,流通速度的加快也意味著貨幣供給量增加,於是進一步影響到了物價穩定,使得發生通貨膨脹可能性增加。
三、中央銀行的應對措施
第一,規範電子貨幣發行。嚴格控製電子貨幣發行,對發行機構進行審查,嚴格限製信譽不好、經營狀況不佳的金融或非金融機構發行,同時對發行的電子貨幣也要設定一個大概的標準,如其種類、流通範圍等,從而使得電子貨幣能夠在流通中更加規範,以保障貨幣政策的實施。
第二,健全電子貨幣的風險防範係統。要建立統一的電子貨幣支付轉賬係統,加強對電子貨幣在流通周轉過程中的監管,加快網絡加密技術創新保證電子貨幣係統安全性以及客戶私人信息的保密性。
第三,調整完善貨幣政策調控體係。電子貨幣對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造成了衝擊,但相對來說,利率受到的影響較小一些,重要性也相對加強,因此中央銀行應積極促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強利率在貨幣政策中的作用,調整傳導機製,使貨幣政策起到預期的效果。
第四,加強國際合作。電子貨幣加強了資本的流動性,尤其是在當代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各國的影響也加深,因此中央銀行有必要與國際金融組織增進合作與協調,加強對電子貨幣跨國界流通的監管。
參考文獻:
[1]黎東.淺析電子貨幣對貨幣政策效應的衝擊[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1
[2]陳雨露,邊衛紅.電子貨幣發展與中央銀行麵臨的風險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2
[3]龐然.電子貨幣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影響[J].問題探討,2003
[4]唐平.電子貨幣對貨幣政策影響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2004
[5]韓留卿.電子貨幣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影響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