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中層領導的禦下法則(3)(1 / 3)

三曰“逼”。有的下屬工作不力,完全是因為惰性太強,懶散成性。但這樣的人往往腦子好使,行動起來爆發力強。他們之所以不能按質如期完成工作任務,主要原因是律己不嚴、自由散漫、工作缺少緊迫感,習慣於到“火燒眉毛”之時方欲認真“作答”,無奈時間所剩不多,隻得糊弄幾下,硬著頭皮交差。調教這種下屬,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壓力、加強督促、時常鞭策,一個“逼”字足矣。,怎麼“逼”呢,一是從難從重下達任務,使之感到肩上擔子沉重,不敢輕視;從高從嚴製定工作標準,使之不敢草率;從緊從急限定工作時間,使之不敢懈怠。二是在推進工作的過程中,要經常檢查督促。發現進步,及時肯定;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值得注意的是,改造這樣的下屬,不能寄希望於畢其功於一役。這種人,有的可以在短期內“脫胎換骨”;有的挨過三五日,又可能“舊病複發”。對此,作為中層領導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以應對其可能出現的反複。如果真要出現了這種情況。中層領導應該以滿腔的熱情和誠摯的愛心,一如既往地予以關心和幫助。

四曰“換”。“幹不了就走人”雖然這並非良策,但有時不得已,不得不給那些工作不力的下屬調個崗位,換個環境。不過這並不是踢皮球、甩包袱,而是為之尋找更加適合的環境和舞台,使之麵對新情況樹立新目標,自我反省,自加壓力,以適應需要;或者學用對路,這盡管是條下策,但也不失為理智的抉擇。否則,他們即使能力再強,由於長期待在一個地方,缺少必要的流動,變得不思進取,像根“老油條”;或者學非所用,用非所長,工作起來一塌糊塗,既然這樣,又何必“吊死在一棵樹上”呢?換一換環境和崗位,他們也許能重現生機與活力,創造非凡業績,“流水不腐”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在適當的時候,讓下屬特別是在某個崗位上工作的下屬挪一下,不僅必要,而且可行。隻是在交流之前,一定要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說明挪動的原因,征求他們的意見,決不能搞簡單的行政命令。否則既容易傷害其自尊心,又不利於其在新的崗位上重塑自我,展示自我,實現自我。

9.6.5怎樣管理“老資格”的下屬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中層領導者不善於管理工齡比自己長、年齡比自己大的下屬。他們有的在處理這些下屬的問題時喪失了原則,有的對這些下屬失去了控製,有的對這些下屬的管理缺乏力度,結果給工作帶來了不良後果。那麼,作為中層領導,如何才能管理好這些老資格呢?

要有良好的人格形象

“身教重於言教”。在新形勢下,特別要強調中層領導以人格力量影響下屬,管理那些工齡、年齡比自己長的下屬更應強調人格力量。由於受“論資排輩”等傳統心理的影響,一些相對年輕的中層領導往往被“老資格”的下屬認為資曆淺和缺乏經驗,對他們常常有一種不信任感。如果年輕的中層領導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就會被認為“不知天高地厚”,從而容易被這些所謂“老資格”的下屬看不起,降低了自己的威信。作為中層領導,必須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要求下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下屬做好的,自己首先做好,並積極出主意、想辦法,幫助下屬做好。要知道,良好的人格形象是贏得下屬尤其是那些“老資格”下屬信任與尊重的重要條件。

要有謙虛的態度

工齡長、年齡大的下屬,一般來說都有比較豐富的工作經驗,具有對本單位情況比較熟悉的優勢。所以,作為中層領導,要充分看到這些下屬的閃光點,看到他們的特長,看重他們的經驗,看清他們的優勢,充分相信他們,遇事主動同他們商量,尊重他們的意見,虛心向他們請教,發揮好他們的作用,從而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要有寬廣的胸懷

有些工齡長、年齡大的下屬心理上不太容易平衡,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易失之偏頗。有的受虛榮心影響,講話行事不願意遵照上級領導的意圖,喜歡另搞一套,以便表現自己;有的喜歡擺老資格,管得嚴一點、批評多一點,就要發脾氣。碰到這些情況,中層領導要放下架子,主動找他們談心,以寬廣的胸懷待人,做到小事不計較,大事能論理。隻要不是原則問題,隻要是有利於團結的,自己吃點虧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