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鐵八條”落地生根(1 / 1)

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意誌和毅力,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和勁道,毫不動搖打好改進作風這場攻堅戰和持久戰。

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一年來,黨中央率先垂範,各地各部門堅決貫徹執行,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效。全黨全社會形成了刹歪風、揚正氣、樹新風的強大聲勢,顯著推動了黨風政風轉變,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稱讚。

幹部群眾普遍認為,這“鐵八條”是新時期黨中央高層領導帶領全黨取信於民的質樸誓言和行為準則,是對黨的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繼承和發揚,是蕩滌官場弊病的“良方”和“猛藥”,從“一日新”到“日日新”,從“一事新”到“事事新”,清新的黨風政風,讓人看到了新氣象新變化。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現實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和現象。例如,一些黨員幹部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長期性、持久性信心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中央解決作風問題的堅定意誌和堅強決心,仍然存在消極應付、執行不力的問題。

再如,幹部群眾反映強烈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主要有:公款大吃大喝、公款購買高檔禮品現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依然存在;辦公用房整改還不到位;公務用車超編製、超標準配置問題依然存在,公車變相為專車、公車私用現象仍未得到有效遏製;因公臨時出國(境)控製不夠嚴格;財政預算管理不規範問題較為普遍;文山會海狀況仍未根本好轉:“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仍未得到根治。

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要把轉變作風的好勢頭保持下去,使中央的八項規定精神真正落地生根,就必須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意誌和毅力,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和勁道,毫不動搖打好改進作風這場攻堅戰和持久戰,堅守已有成果不退步,堅決防止不良作風反彈回潮,持續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以紮紮實實的成效兌現承諾、取信於民。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製度,圍繞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加快體製機製改革和建設。

針對目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中存在的問題,總結運用已有的經驗,要打勝這場攻堅戰和持久戰,就要始終堅持領導帶頭、示範帶動,牢記打鐵還需自身硬,以行動作無聲的命令,以身教做執行的榜樣,使正能量一級一級傳遞下去。正人先正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隻有領導幹部真正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無論是八小時之內,還是八小時之外,都能按照中央的八項規定嚴格要求自己,做促進黨風、政風、社會風氣好轉的促進者,才能號令群眾“向我看齊”,起到“吏為民師”的表率作用。

始終堅持抓住不放、善作善成,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抓,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整改,從根本上打消一些人的僥幸之心、觀望之想。

常言說得好,“猴子不上樹,多敲幾遍鑼。”對於節慶假日,婚喪嫁娶,升遷調任等易發生腐敗的節點,對於公款吃喝、辦公用房、因公出國(境)、公車私用、預算管理、文山會海、“衙門作風”等頑疾,就得反複提醒,時時敲打,深入整改,逐一解決,令心存僥幸、等待觀望者難以找到借口和縫隙。

始終堅持深化改革、標本兼治,以更大的勇氣和魄力深化改革,進一步轉變職能、簡政放權,以改革的辦法破解作風難題。

要使領導幹部規範用權,依法用權,慎用權力,消除公權私用,權力尋租,關鍵是要以更深入徹底的改革,科學劃定權力疆界,全力消除權力行使的灰色空間,堵死權力尋租的途徑,讓權力貶值,真正實現公權姓“公”,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

始終堅持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深入把握製度建設規律,用幾年時間構建起作風建設製度體係,織牢根治作風之弊、行為之垢的製度之籠,堅決查處和懲治各種違規違紀行為,切實防止出現“破窗效應”,使中央八項規定真正成為硬約束,持久發揮作用。

如今,一些觸犯中央八項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已經受到了懲處,初步顯現出“高壓線”的威力。還需趁熱打鐵,以一係列科學有效的製度,細針密線地縫製出根治作風之弊、行為之垢的“高壓網”,讓一切不軌行為觸網即倒。

深入推進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貫徹落實,關鍵在於形成抓落實的長效機製。這就需要進一步健全常態化督促檢查機製。征諸現實,衡諸長遠,宜建立由中央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財政、審計等部門密切配合,新聞媒體和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聯動、多方參與的立體監督網絡,統籌協調貫徹落實工作,確保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切實維護中央八項規定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