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公司盲目地快速拉長業務戰線,擴大企業規模,放棄主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造成了公司共享資源和能力的嚴重分散,規模效益嚴重下降。企業發展的曆史告訴我們,凡是成功的擴張,都是一個“做大”與“做強”相統一的過程,都是一個“量”的擴張與“質”的提高相統一的過程。缺乏對企業經營規模和經營範圍的有效控製力,隻是求大而不能做強,這樣的公司早晚會出問題。
對當今居於世界500強的大企業而言,每一家的成長史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它們幾乎都經受過挫折。這實際上就涉及到了企業成長過程中的另一個關鍵問題——企業的控製力。從管理學角度上說,所謂控製力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根據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對企業的戰略規劃和運營自覺地進行調整,對企業自身行為自覺地進行約束,使其經營活動不超過自身的能力範圍,並降低經營風險,最終獲得相對於競爭對手更多的成本優勢的能力。
對於任何企業而言,由於受到企業對外部環境的非可控性、企業掌握信息的非充分性、企業與市場關係的變動性、企業內部資源的互動性及企業動態性等企業內外部因素的影響,企業總是和風險相伴而生的。如何采取有效的對策控製企業的經營行為、降低經營風險,是每個企業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企業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整合配置內部資源,或將外部資源納入企業內部重新整合配置的過程。因此企業的健康成長除了企業必須具有各個方麵的創新力以外,還必須依靠企業內部有效的控製力。如果企業成長過程中失去了應有的控製,超出了企業力所能及的範圍,那麼納入企業內部的資源就不能得到有效的配置甚至成為企業的累贅,就會增大企業的經營風險甚至給企業帶來災難性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