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條 企業應當按照無形資產的類別在附注中披露與無形資產有關的下列信息:

(一)無形資產的期初和期末賬麵餘額、累計攤銷額及累計減值損失金額。

(二)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使用壽命的估計情況;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使用壽命不確定的判斷依據。

(三)無形資產攤銷方法。

(四)作為抵押的無形資產賬麵價值、當期攤銷額等情況。

第二十五條 企業應當披露當期確認為費用的研究開發支出總額。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本書編譯組。2002年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中英文對照)[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陳國輝,張振強。對高新技術企業中財務報告作用受限的現狀分析及構想[J]。財務與會計,2003(7):15-17.

[3]楚爾鳴,李勇輝。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學[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4]崔也光。加強高新技術企業“研究與開發費用”信息披露的思考[J]。財務與會計,2004(11):32-34.

[5]崔也光。無形資產的特征與計價方法的選擇[J]。會計研究,2004(2):45-47.

[6]崔也光。高科技企業亟待加強研究與開發費用的披露[J]。中國經濟評論(美),2003(8):22-24.

[7]崔也光。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亟待改進[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5(11):44-47.

[8]陳偉忠,陳金賢。高新技術產業的風險係統研究[M]。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

[9]財政部統計評價司。企業績效評價工作指南[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10]財政部會計司,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2.

[11]財政部會計司,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12]楚爾鳴,李勇輝。高新技術產業經濟學[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13]房漢廷。上市公司科技板塊分析報告[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14]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國際會計準則2002[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15]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國際會計準則2000[M]。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譯。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0.

[16]國泰君安證券。提高MD&;A信息披露質量的政策建議[J]。上海證券報,2005.11.24.

[17]郭斌。規模,R&;D與績效:對我國軟件產業的實證分析[J]。科研管理,2006(1):121-126.

[18]陳開金等。高科技企業與資本市場[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9]何樹平等。高新技術產業與風險投資[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20]何曉群。現代統計分析方法與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1]蔣國瑞,餘高潮。R&;D投入與北京製造業企業技術效率的回歸分析[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84-195.

[22]Jeff Saperstein Dr。Daniel Rouach。區域財富———世界九大高科技園區的經驗[M]。金馬工作室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3]寇文煜。跨國公司研發本地化實證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24]梁萊歆。我國高新技術企業R&;D績效評價的統計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為03 BTJ001)。見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網址 http://www。npopss-cn。gov。cn/chgxj/tj/tjw1_20051216.htm。

[25]梁萊歆,劉建秋。高新技術企業R&;D績效評價方法探索[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1(11):29-32.

[26]梁萊歆,張煥鳳。高科技上市公司R&;D投入績效的實證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2005(2):232-236.

[27]李寶山,王建軍。高新技術企業智本增值論[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3.

[28]李京文。高技術經濟競爭與傳統產業改造[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9(11):3-5.

[29]裏程。高技術產業發展兩點論[J]。河南科技,1999(4):5-6.

[30]盧紋岱。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31]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美國財務會計準則[M]。王世定,李海軍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32]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網絡時代的企業報告[M]。宋小明,王世勤譯。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3.

[33]麥克·墨菲。高科技選股策略[M]。張秀雲譯。台北:財訊出版社,1999.

[34]牛德生。知識型企業:一個更為特別的合約[J]。經濟學家,2001,1(3):13-16.

[35]喬治·泰奇。研究與開發政策的經濟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36]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第12版)[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2:45-46.

[37]田鵬,梁萊歆。中國高科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調查分析[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1):57-59.

[38]湯雲為,趙春光。實證會計研究中的幾個問題[J]。會計研究,2001(5):11-16.

[39]薛雲奎,王誌台。R&;D的重要性及其信息披露方式的改進[J]。會計研究,2001(3):16-19.

[40]幸勇。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成長性,資本結構和企業規模關係的實證研究。浙江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北京圖書館,2001.

[41]閻康年,吳樂斌,馬誠。R&;D與企業原動力———中外著名企業科技研發及案例剖析[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

[42]於健。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問題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圖書館,2004.

[43]於寧。我國R&;D經費支出績效評價:體係構建與實證研究(1995~2003)[J]。上海經濟研究,2005(9):3-14.

[44]嚴基河。現代企業研究開發與技術創新[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