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係統觸發了支線任務,那麼虞翻弟子的陵墓九成九就在那一片區域,具體就看找不找得到了。
作為一名易學大家,虞翻的弟子在易學方麵必定也有著不俗的成就,陵墓肯定不會那麼容易找。
“也對,出去漲漲見識也好。”李明澤微笑著道,“對了,秦翊,你有沒有關於風水學問的書籍推薦?”
自從上回秦翊在課堂上,當眾露了一手觀星之術後,在場之人無不嘖嘖稱奇,現在整個考古係,大部分學生都對風水之類的學問產生了興趣,這其中也包括李明澤。
秦翊隻是淡然一笑:“若是學些皮毛,找兩本當代名家的書籍就行了,那些內容都是大同小異,當然也僅僅是皮毛而已,真正的核心內容,沒人願意寫到這些隨處可以買到的書上。”
“確實如此。”一直在閉目養神的鄭忠華,此刻也是睜開雙眼,接過秦翊的話頭,“那些書籍即便有看上去很高深內容,實際上那些內容也隻有三分真,甚至連三分都未曾達到,想要真正研究風水之類的學問,就隻有兩條途徑,要麼去找一位真正的風水大師,或者得到一些不傳於世的典籍。”
秦翊點了點頭,很讚同鄭忠華地觀點,事實也確實如此,自己對於這些內容能略通一二,其實也是因為祖傳的一本書籍,隻不過那本書籍上的內容,同樣比較粗淺,比皮毛稍稍深奧一點而已。
若是想再提升,要麼拜一位真正的風水大師為師傅,當然也得人家願意傾囊相授才行,第二條途徑,也如鄭忠華所言,獲得一些不傳於世的典籍,例如這次去找虞翻的墓,秦翊就提出了相應的條件。
除此之外,係統中也有相應的典籍兌換,所需要的積分也不多,虞翻弟子墓中就算有關於易學之類的典籍,對秦翊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吸引力,隻是當時答應考古隊的時候,秦翊還在為積分的事情煩惱,不太願意在這些典籍上花費積分,雖然現在積分的事情已經解決,但畢竟已經答應了人家。
若沒有不可力抗的因素,秦翊也沒必要做出這種出爾反爾的事。
從早上出發,直到中午,車子才駛入了一片名不見經傳的小山區,大概用了兩個小時,一路顛簸,直到上午十點,終於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司機將車子停在考古的駐地門口,出聲道:“鄭教授,山水村到了。”
鄭忠華睜開雙眼:“都下車吧。”
山水村是一個比較貧窮落後的小山村,秦翊卻是覺得這裏風水不錯,山清水秀,也沒有遭到現代工作的汙染,隻是交通善有些差強人意。
在村子裏,秦翊看到很多髒兮兮的小孩在玩著泥巴,還有一群七大姑八大姨正坐在門口一邊瞎太陽一邊聊著八卦話題,一些樹蔭下,還有幾個老頭坐在那裏下象棋,這些畫麵,讓秦翊感覺時間倒回了三十四年。
很簡單的農村生活。
“鄭教授,您來了。”一名年約四十的中年男人,正扛著一個測量儀模樣的儀器從外麵回來,見到鄭忠華之後,連忙熱情地打起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