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憶難忘(2 / 2)

江若虛接過這伴隨了自己十數年的小瓶,此時心情說不出的沉重。

他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也可以和一般人一樣有一個正常的童年,可是因為一場意外這一切都毀了。江若虛的親生父母是一對有著共同愛好的考古專業的學者,酷愛考古事業,經常參加一些考古現場活動。江若虛手中的小瓶就是他父母在一次昆侖山的考古過程中發現的,本來以為是一件有考古價值的文物,可是查遍資料,問遍專家,都沒有找到一絲線索,也就放棄了研究的打算。他母親看這瓶子可愛不忍心丟棄,就將小瓶栓了個繩子,掛在了小若虛的脖子上給他當了玩具。

江若虛永遠忘不了那天,他站在家門口揮著小手,在保姆的陪同下親自送父母出了門。可是誰曾想這次分離竟然是永別,父母再也沒能回來,數天後他收到一份父母發生意外事故的通知,他知道自己再也見不到父母了,於是小若虛幾乎哭幹了眼淚。

幾天後他被一位阿姨接到了孤兒院,臨走之時他隻帶了每次父母外出時,都會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的布偶小熊,那一年他才五歲。後來江若虛才知道自己的父母也是那家孤兒院的孤兒,兩人從小就相親相愛,從上學到工作一直都在一起,隻是死也死在了一起。經曆了這件事以後,小若虛變得沉默了許多,不太喜歡和小朋友們玩在一起,總喜歡一個人靜靜的發呆。

六歲那年,有一對夫婦來道了孤兒院,說是要領養一個男孩子,隻是最後他們挑中了那個靜靜地站在角落裏,安靜地抱著小熊的小若虛。養父養母都對他很好,就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在這種親切的關懷下小若虛漸漸地又變得開朗了起來。隻是他還是不喜歡主動去和別人交流,這種習慣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養父叫蕭寒柏,養母叫何巧梅,一個是高中語文教師,一個是初中英語教師,養父養母告訴他,他還有一個妹妹叫蕭瑩,隻是一直陪著祖父母生活在國外,所以江若虛一直也沒見到過。

在養父母的供讀下,現在江若虛已經是一名初三的學生了,再有一個多月就要參加中考了。說起來江若虛的學習成績一直不咋的,在全年級也就是中等偏上水平,按理說父母都是教師,經常可以輔導他,他的學習成績應該很好才對,可是不知怎的江若虛就是學不進去,雖然努力了,但是效果不大。

養父母也比較開明,看他努力了,成績不好也沒辦法,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江若虛能考上高中,哪怕是普通高中。不過江若虛所在的學校每年的中考升學率都在52%左右,隻要他不發揮失常考上普通高中絕對沒有問題。

由於江若虛不太主動和別的同學交往,加上身體比較瘦弱,這些年上學以來,經常被人欺負,不過江若虛也有一股狠勁,就是惹急了會跟人拚命,所以大家就算欺負他也不敢做的太過分,江若虛也從不把這些事情告訴養父母。

這個學期以來,不知怎麼就惹上了班上的劉東和張明,總是有事沒事的找他麻煩,更過分的是昨天這兩個家夥竟然裝作無意,把他剛打好的一盒飯給撞翻了,還嬉皮笑臉的說不是故意的,害得江若虛餓了一下午,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