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經營,是指企業在一定量的自有資金基礎上,為了擴展生產經營規模、開展技術創新等,通過向外籌集資金,來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對於企業的老板來說,負債經營具有明顯的優勢。能給企業帶來收益上的好處。但是,負債的高漲最終會導致財務危機。負債給企業增加了壓力,因為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是企業必須承擔的合同義務;如果企業無法償還,則會麵臨財務風險,而財務風險會增加企業的費用,減少企業所創造的現金流量。並且隨著企業負債額的增加,這種影響會越來越顯著。所以,一個明智的老板的做法就是:避免負債經營。
企業再困難也不能負債經營
1993年,太陽神的營業額高達13億元,市場份額最高時達63%。當年,太陽神接連上馬了包括房地產、石油、邊貿、酒店業、化妝品、電腦等在內的20多個項目,在全國各地進行大規模的收購和投資活動,短短兩年間,太陽神轉移到這些項目中的資金高達3.4億元,但不幸的是,這些投資全部打了水漂兒。1995年底,太陽神在香港上市後,股價直跌,1997年虧損1.59億元,股價一度跌至港幣9分左右。太陽神因其投資失誤帶來的危機導致其從此日薄西山。
無獨有偶,巨人倒塌的直接原因也是由於出現了財務危機。想當年,巨人是相當成功的,“腦黃金”創造了保健品行業的神話,至今仍是後來人爭相學習的楷模。當腦黃金為巨人帶來了超額利潤後,全國正趕上房地產熱,於是巨人決定蓋一座巨人大廈。自從巨人大廈動工起,腦黃金所賺得的利潤源源不斷地供應給巨人大廈。隨著巨人大廈越改越高,以及問題不斷出現,所需資金越來越多。另一方麵,由於公司將資金都用來蓋巨人大廈,並且沒有向銀行借一分錢,很快公司的賬上就空了,已沒有錢來為腦黃金輸血,致使腦黃金的盈利能力也開始下降。然而,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由於巨人大廈的完工時間一拖再拖,當初買樓花的人開始對能否拿到房子產生了懷疑,終於他們集體要求退回當初預交的買樓花的錢,這等於將賬上已沒有一分錢的巨人逼上了絕路。巨人就這樣無聲地倒下了。可以說,巨人的倒下正是由於沒有完整的財務管理意識和管理體係造成的。
許許多多的企業因負債經營而最終走向破產的邊緣。企業負債經營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負債經營對企業來講負債增加了壓力,因為一旦發生負債經營,企業必須承擔本金和利息的支付的合同義務。同時來自生產、銷售和投資方麵可能遇到的不確定情況,這無疑會增大企業經營的風險成本。
(2)一般情況下,負債金額小且期限較短,要支付一定的資金成本,經常存在著到期付款的威脅。一旦不能到期支付,會危及企業的商業信譽。同時,為提高企業的償債能力,客觀上要求企業的流動資產必須多於流動負債的幾倍,這就限製了企業資金的長期投放,失去了獲利機會。
(3)無力償付債務的風險。對於負債籌資,企業負有到期償還本金的法定責任。如果企業負債進行的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率,或者企業整體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惡習化,或者企業短期資金動作不當等,這些因素不僅會造成上述的權益資本收益大幅下降,而且會使企業麵臨無力償債的風險。其結果不僅導致企業資金緊張,而且影響企業信譽,嚴重的還可能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
(4)再籌資風險。由於負債經營使企業的負債比率增大,對債權人的債權保證程度降低,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製了以後增加負債籌資能力,使未來籌資成本增加,籌資難度加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企業都無法不采取負債經營模式,但是積極謹慎使用這樣形式是企業必須奉行的原則之一。如不能很好地做好,必然會引發財務危機,為此,企業就必須就此承擔財務危機成本,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財務危機成本處於低位運行,這是企業應該認真對待的問題,特別是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給予的教訓就是要告知企業,麵對變幻莫測的市場,如何盡可能縮減遇到財務危機的可能性,科學地減少支付財務危機的成本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