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是企業生存的奠基石。市場競爭實質上就是質量競爭。誰的產品就能抓住顧客,誰就贏得了市場。通用電氣總裁傑克·韋爾奇說過:“在目前的環境中,一家公司若是想要順利的存活下來,就要成為一個規模簡化,並且能夠提供最佳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的低成本的生產廠家。”我們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實力,所依賴的就是將自己的品質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產品質量已經成為競爭者的本質內容,沒有質量保證,企業的經營就會失去根本,也就更沒有成功可言了。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美國現代質量管理協會主席哈林頓這樣描寫過:現在世界上進行著一場第三次世界大戰,這不是一場使用槍炮的流血戰爭,而是一場商業戰,這場戰爭的主要武器就是質量。誰的質量好,誰就能贏得這場戰爭。
一個企業要在競爭中乘風破浪,立於不敗之地,靠什麼呢?靠的就是優良的產品質量。2007年世界質量大會的主題是:“質量第一,永遠第一”。社會發展到今天,質量成了熱點,成了追求,是衡量和鑒定一切的總標準。
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力,眾多商家在推銷其產品的時候,想盡了各種辦法,用盡了各種手段,上門推銷、召開訂貨會、借助明星代言,耗資不菲的資金在媒體廣告上大肆宣傳,如此等等,時間久了,經得起市場考驗的,仍舊是用戶的口碑——那就是產品的質量。
產品質量,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把產品做好,做成一流的產品,把企業做成一個品牌,一個在市場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一定是滲透著企業領導者和企業員工的無數心血。
《商界》上刊登了這樣一則故事,仔細品來很是讓人感慨:
一家國內的啤酒企業在瀕臨倒閉的關頭,該公司一名經理向老板這樣建議,學習日本一家知名啤酒品牌的製作工藝。老板不由犯難:日本的這家企業對員工的保密要求非常嚴格,根本無從下手。後來這名經理在日本這家企業老板外出時,佯裝了一起車禍,以一條腿的代價當上了這家啤酒企業的一名門衛工人,經過種種困難,終於竊取了其啤酒製作工藝,後來國內的這家企業一躍而成為上榜品牌!
看完這個故事後,一方麵對這名經理產生敬重之情!那是一種視企業如生命,視企業產品如其雙眼的敬業精神!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條腿換來了企業發展嶄新的篇章,一條腿換來了企業長久的生命力,換來了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那就是產品質量!啤酒工藝改進了,釀出的啤酒質量提高了,市場認可了,企業便是一個品牌,企業便是同行業中的一棵常青之樹!
如果你的公司是這樣的情況:運行正常,工資和獎金按時發到你手中;客戶不斷前來要求增加訂貨;沒有人退貨或撤消訂單;負責顧客投訴的部門工作愉快而輕鬆;管理層和工人友好相處;利潤不會比上一年少,今年的市場份額預計會提高5%。
如果你的公司又是另外一番情況:這裏,凡是可能出問題的地方都出了問題。加薪遭拒絕,顧客對公司產品質量屢屢投訴,生產效率在行業中地位每況愈下,管理人員忙於救火並相互推諉、指責。
以上兩種情況,要使質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都是十分困難而艱辛的。在前者,你必須喚醒那些不願承認自己已“沉睡”的人們;在後者,你則需要擺脫“夢魘”的困擾。
很多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被迫倒閉停產,其中最為主要的因素就是產品質量差,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慘遭淘汰。而怎樣才能保證產品質量,怎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呢?
這就需要企業上下團結一心,共同進取,按部就班地完成好每一項工作,消除每一個環節的隱患,時刻切記產品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在心中有數的情況下把產品生產下線,再利用科學技術進行有效的鑒定,首先做到在企業內部把好質量關。而在一些企業中,部分員工總誤認為產品質量是質量保證部的事情,是銷售部門的事、是企業領導管理者的事,而正是這一錯誤觀念在侵害在企業,在葬送企業的明天。企業內部導入市場化是提高和控製質量的手段之一。在企業內部供應鏈之間,部門協作之間,內部上下序之間實現完全市場化運作,一個員工就是一個市場,就是一個用戶,上序質量有問題,下序可以拒絕接收,每個員工都有權對不合格產品說“不”。不接收不良品,不發出不良品。樹立市場意識,按市場規則辦事,生產優質產品,才能使企業永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