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玄清道(3 / 3)

這般艱深枯澀的道理,薛撚隻是研究了下,自是不能理解的清楚,但兩般修習法門根本不同,他卻是分辨的出的,兩種大法,兩種截然不同的修習方式,卻要從根源說起。

佛門道家,曆史悠久,老死不相往來,修真之術也各自都起源於其思想流派。以道家為例,其主旨在於一個“道”字,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道教則源於道家思想,便連太極玄清道的三重境界,也是以道家神話中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也就是俗稱的“三清”說法而命名。道教修真,講究共天地一息,身同自然,以身禦自然造化,化為大威力。

而反觀佛門,主旨卻在“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又雲: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無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佛家修真,注重體悟自身,照見五蘊,“能以一般若而生八萬四千智慧”,就是這個道理。

佛道思想迥然而異,修習法門自然也是背道而馳,隻是數千年來各自守秘,不為人知。

他雖早有心理準備,但此刻卻不禁感到納悶,下了床左右走動,心中暗道:“難不成真要入張小凡那般,修煉了這個,然後再修另外一個?”

他初次接觸這類道法,心中想了半晌,還是覺得按照張小凡的方式來煉的好,否則來個走火入魔,可就不好了。

心中如此想著,薛撚不在遲疑,當下冰心訣緩緩運作,安定好心神後,重新上床,打坐冥想,先行修煉太極玄清道去了。

想是簡單,但做起來卻完全是另一番光景。太極玄清道煉氣,要張開全身七竅毛孔,引天地靈氣入體沿經脈運行,以此鍛煉穩固身體元氣和內絡經脈;大梵般若卻要求入寂滅境界,閉塞全身意想行識,以己身為一世界,獨見自性,以深心真元,固本培元。

兩套法門截然相反,還好薛撚有過類似的經驗,耐心倒是十足,依舊一步一緩,不緊不慢的細心修煉。

隻是他練太極玄清道剛有小成,全身孔竅初開,靈氣入體,接下來的大梵般若卻又要強關上各處孔竅,入寂滅之境,不由得前頭努力,幾乎盡付流水。

薛撚終算是三世為人,除去根骨平庸外,其他悟性智慧什麼的都屬世間少有,三個月後,硬是將太極玄清道入門的第一層給煉至小成,全身孔竅控製自如,可以初步引天地靈氣入體,運行十五個周天。

如此資質就不是張小凡能比的上了,而此刻正在“風回峰”努力修煉的張小凡,則連全身的七竅毛孔都無法控製自如,直讓聽聞此事的曾叔常愣了半晌,才搖頭失笑,不過他倒沒有如何責罵張小凡,隻是叫他別要灰心,努力點就好之類的話語,讓張小凡很是感動。算起來,七脈首座中,為人最是平和的人,也就隻有曾叔常了,其他的都有各自的性子。

倒是曾叔常的兒子,聽聞此事,頗為好奇的與張小凡聊了起來。

田不易這一日忽來興致,前來探察薛撚修道情況,薛撚自然乖巧的說出自己的“真實”情況。

再得知薛撚已經達到第一層能運行十五個周天後,田不易心中一喜,暗道薛撚雖然修煉的速度一般,但能運行至十五周天卻算是少見的了,以他十一歲開始修煉,能做到如此,也是個好的修煉成績。

雖然心頭歡喜,但田不易表麵上卻隻是淡淡道:“嗯!”接著依舊將薛撚教給宋大仁,也不去過問什麼,就走人了。

宋大仁自然開心不已,自己師弟能順利將道法學成,他也倍感欣慰,摸著薛撚的頭傻笑不已。

田靈兒自然笑嘻嘻的戲耍了薛撚一遍。

而大竹峰其餘的師兄也真心為他高興,一幫人鬧了好一會兒,才漸漸平靜下來。

隻有薛撚心道:“三個月的用功沒有白費,看來自己的資質算是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