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神秘人物(2)(3 / 3)

見不要管紀律,王一己繼續說,整體搬遷後,我校的學生可以翻一翻,可容六千多名學生,擇校生收費一項就可以達到近千萬,僅此一項就可以給老師們人均創收近三萬元。還有學校的食堂、商店、洗衣店、照相館、理發店等方麵,也可以為老師們創更多的收益。學校整體搬遷以後,老師們人均收入可望達到八萬元,甚至更多。

什麼,人均收入可以達到八萬?現在老師們的人均收入2.5萬元還不到,一下子可以翻三番,那太激動人心。雖說教師這門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老師也是人,也要食人間煙火,見其他單位的人上班輕鬆,收入卻高,駕私家車上下班早就不是稀奇事。

而老師呢,要不是中央出政策,教師的基本工資由中央財政統發,還不知以白條當工資領的時代要持續多久。人們發現,凡是用法律的形式確定某類人的權益的,就是這類權益沒有得到保障的,如婦女地位低,國家出台《婦女兒童保護法》,老師地位低,國家出台《教師法》,少了保護二字,其實也應該是被保護對象。

這個數據太讓老師們激動了,終於,他們開始議論,說王校長真厲害,在這個時候,他居然可以讓學校整體搬遷,說市政府對郎市一中真的重視,居然肯花三個億,要知道,郎市的財政收入在去年才5.5個億,剛剛達到全國百強縣市的平均水平。

在陳述的過程中,王一己始終隱瞞了一個數據,那就是市政府隻會出資1.5個億,其它的1.5個億要自己想辦法。在規劃當中,教育句自籌8千萬郎市一中自籌2千萬,還有5千萬沒有著落。如果把這個數據告訴老師們,你講得搬遷如何有利,老師們也不會相信的。

果然,老師們沒有不同意的議論,倒是有很多讚同搬遷的議論,而且是大多數。

隻是文燦的思維,一直在半遊離狀態,他在等待校長趕快宣布他的校長助理的任命,隱約之中,他聽到了什麼整體搬遷,什麼三個億,其它,就沒有印象了。這些都與自己無關,何必知道!

見達到了最佳效果,王一己臉露微笑,說同誌們,鑒於市財政資金暫時周轉不過來,建設馬上要搞,我們老師要想學校之所想,憂學校之所憂,急學校之所急,緊急籌集3千萬元啟動資金。

什麼,要我們自己籌集資金,而且是3千萬?老師們馬上噓聲一片,甚至有反對聲。

資金籌集方式是這樣的,我校共287老師,每個老師籌集10萬元,合計2870萬元,剩下的30萬元給有餘力的老師籌集。至於用什麼方法籌集,我不管,完成了籌集任務的,每10萬元每年可得1萬元的利息,多集多得,不集沒得。為了更好地落實這項工作,校務委員會研究決定,對在四月十五日前完成了集資任務的教職工,一次性獎勵二千塊錢,對沒有完成集資基本任務的教職工年度不予評優,還影響來年的聘任。

這番話恩威並施,馬上製止了老師們的議論,統一了意見。

見自己運籌帷幄,輕而易舉地交代了集資的方案,王一己不禁得意起來,拿了根煙點上,美美地抽了幾口。然後,他環視了一下台下的兵,說下麵我宣布,成立郎市一中集資委員會,主任由我擔任,副主任由三個副校長羅順同誌、肖治兵同誌、羅兵同誌擔任,執行主任由新任校長助理文燦同誌擔任,請你具體負責,及時落實。

這下,大會議室炸開了鍋,鬧騰了。因為,他們沒有想到,居然還會有一個讓人吃驚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