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慌忙跪下抱著光緒的腿痛哭道:“奴才們真是罪該萬死!”隨後便趕緊把自己的被褥抱來讓光緒使用。光緒從小就因為受到他的看護而誇他“忠心事主”,這次回到北京以後,回憶西逃的苦楚,更是經常念叨:“若沒有李俺答(滿語意思為師傅),我恐怕活不到今日。”(見《德宗遺事》)光緒的最後十年,經常被慈禧為難,李蓮英不但沒有落井下石,還盡可能地給他照顧,相比其他趨炎附勢的太監來說,真是雲泥之別。不過也有人說李蓮英兩麵討好,若是討好能做到這一步,也足以令人翹大拇指了。
難能可貴的是,李蓮英“走紅”後,還能夠做到寬以待人,愛護下屬。對於一般妃嬪宮娥、女官命婦,有了舛錯,惹慈禧不高興,他總是盡量美言遮蓋,曲意回護,所以後宮許多人都對他心存感激。墓誌銘中說他“事上以敬,待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嚐稍懈”。這應該算是李蓮英的心得和成功秘訣之一吧。
不過,李蓮英的身份是太監,雖然能力超人位高權重,可與他比心頭總不是滋味。再說了,秘書的身份和太監的身份有相似之處,諶省長這樣說似乎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想到這,印道紅不由說道:“這是後人評價三國時候的諸葛孔明的。”
“哦?”諶省長驚訝了一聲,“我可沒聽說過,是怎麼回事,你說說看?”
印道紅說:“蜀國後期,劉備死了,他的兒子接位,當了皇帝。可他是個扶不起的阿鬥,什麼事情都得靠丞相諸葛亮。可以說,阿鬥隻是個傀儡,諸葛亮才是蜀國的主宰。不過,他很謹慎,為人處世非常低調,對阿鬥非常恭敬。所以後人評價他‘事上以寬,待下以寬’。”
諶省長聽了,哈哈大笑起來,說:“小印,你把清代的大太監和三國的名相相提並論,犯了個大大的錯誤。”
諶省長的譏笑分明表明他知道那句話是評價誰的,他是故意問印道紅。印道紅裝作不明白,說:“真是這樣?那我回去得好好翻翻史料,看那上麵是怎麼說的。”
不過,諶省長已經很欣賞他了。他放下手中的文件,說:“作為秘書,如果我要求你提建議,你會提什麼建議?”
這是什麼問題啊?印道紅有些後悔剛才的冒失,可省長已經提出了問題,自己不可能回避。他迅速調整思路,說:“首長,就這個問題我想打個比方,不知當講不當講?”
諶省長笑了笑,說:“是我要求你講的,有什麼當講不當講的,直接講,不要拐彎抹角。”
得到了赦免令,印道紅的膽子大了起來,說:“我認為,做官如做生意,道理是相通的。您是省政府的一把手,就好像是一個企業的老大。那麼,作為企業的老大,我認為應該具備這麼四個素質:
“第一,登鼎者。一般人爬山,目的性並不強,或遊山玩水,或吐故納新,或鍛煉身體,而對於您來說,要爬山,就得登鼎,作為老大就不能選擇半路停下來或者退出。隻有堅持到最後,老大才能得到他應該得的。
第二,膽子大。李安的《飲食男女》中有這麼一句台詞:‘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準備好了才下鍋。’當老大更是如此,在原始積累期,先是憑膽子賺錢,再是憑關係賺錢,最後是憑信譽賺錢。憑膽子,說穿了就是莫著石頭過河,等到水深了流急了人擠了,上哪兒莫石頭去?待到此時想過河,就得懂得合作並善於合作。
第三,甘當大傻瓜。老大威風大風險也大。如果處處與人計較,事事與人攀扯,最終一定會成為孤家寡人。當老大,其實就是坐在莊上,贏得起更要輸得起。如果沒有甘當傻瓜的精神,不把別人嚇跑了,也會把自己憋成絕症。
第四,能給孫悟空念緊箍咒。許多人認為,做好的領導者是唐僧,做老大的,有原則有思想有背景才最重要,不一定要本事很大。你想想,如果是孫悟空領導西行團隊,隻怕豬八戒早就被打死,沙和尚早就被氣死,白馬早就被累死。自己一個跟頭翻到了西天,哪裏還要什麼九九八十一難?因此,戴著緊箍咒的孫悟空,是最佳的孫悟空,能念今緊箍咒的老大,是最有本事的老大。”
這個比方很形象,讓諶省長大笑不止,他指了指印道紅,說:“你這小子,有幾分歪才,難怪中有極力推薦你。不過,我得提醒你,中有一時頭腦發熱,搞不好又會回來。還有,我是私下裏找的譚勇同誌,還沒通過正常的調動手續。能不能長久,我可不知道,你得做好思想準備。”
印道紅說:“首長給了機會,我能不能把住,那是我個人的能力問題。至於其它問題,我想首長心中肯定有數,不是我去想的,也不是我能解決的。”能不能長期在諶省長身旁工作,表麵上,印道紅說得很隨便,其實內容忐忑不安。他知道,吳中有會不會回來,這不關鍵問題。關鍵問題是諶省長說的沒有走正常程序,其實隱含的意思是有人反對。你想想,一個省長,要誰來擔任自己的秘書,雖然要通過正常的手續,可他指定要一個秘書,應該還是可以的。他說這個問題還是未知數,也就意味著反對的人的力量還是蠻大的,甚至是省府和省委的人。
聽到這,諶省長很嚴肅地說:“你隻管安心工作,其它問題我會處理好的。”
很快,印道紅的擔心真的來了。那天,他在旁邊的辦公室忙著,聽到門響了一下。一般來說,別人進諶省長辦公室,得先預約。沒有預約的,一般連門都很難靠近,更不用說進了。不過,諶省長很平民,他叮囑印道紅,如果對方有什麼急事,問清之後再酌情處理,不要一概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