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喬林放下手機,呆坐在那裏,一動不動。嶽母一直在旁聽,她感覺出了女兒問題的嚴重性,不知怎麼安慰痛苦著的女婿。王喬林又撥了一次楊紅的手機,手機裏依然傳來無法接通的回音。突然,王喬林起身出了房門。喬林,你不要衝動!嶽母在身後大聲喊著,帶著哭音。
小區的門口有一個健身林,裏麵有樹,也有一些健身用的材。因為是午後,別人都在午睡,林子裏沒人。王喬林在一條石長凳上坐下,他想在那裏等他老婆。有時,也有下班回家吃飯的人經過,見有人坐在太陽底下,都會投去疑惑的眼光。王喬林感覺不到,就連自己一身濕透了也感覺不到。他隻是定定地看著大門口,看著老婆回來必經的地方。多少個周末,他也是坐在健身林裏,等待他的妻子回到這個小窩,過周末夫妻的生活。每次,他坐上好幾個小時等待,心中總有一種幸福感。可是,這次,他心中隻有痛苦。
一分鍾都是那麼漫長,何況是個多小時。終於,王喬林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可今天看起來是如此陌生。楊紅穿著一件綠色的短袖,急匆匆地進了大門,向健身林方向走來,她的步履很沉重,臉色也很蒼白。很顯然,這是經受了一番折磨之後的情形。
兩個人站在健身林了,一語不發。突然,王喬林咆哮起來,說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你為什麼要這樣做!楊紅慌忙輕聲說道回家去說,好嗎?王喬林一把揪住她的頭發,推搡著罵道你也知道怕醜,你也知道怕醜!楊紅在推搡中搖晃著,臉色變得異常痛苦。她本就暈車,一個小時的長途已經讓她難受了,被王喬林這麼一弄,她幾乎暈了過去。可是,她得撐住,在外麵暈到,肯定是很醜的事。
楊紅繼續哀求著,說王喬林,回家聽我解釋,好嗎?
家?王喬林一臉的猙獰,你還想有家?笑話,笑話!他猛地推她一把,轉身就走。楊紅趔趄著,幾乎跌倒,又急忙跟了上去,說王喬林,你聽我解釋,不是你想象的那樣!王喬林幾乎瘋狂,猛地轉過身去,揪住她的頭發,定定地看著她罵道:“你這個不要臉的東西,你還想怎樣!”
一行清淚從楊紅的臉上滾落,那裏麵肯定滿是痛苦,可王喬林看不到,這個時候他隻能看到妻子的不貞和出道。走,回去。楊紅,我可警告你,你要想還有下文,就得老老實實地告訴我一切。說完,王喬林又猛地推了楊紅一把,差點把她推倒。
進了房子,兩個人坐在客廳,一語不發。房子裏彌漫著硝煙,任何火星都可以把空氣引爆。嶽母縮在她的臥室,不敢出來。終於,王喬林說話了,要求她把手機給他檢查。她木然地說,手機被她丟了。什麼!王喬林一聲大吼,走過去揪住她的衣服,一陣亂扯。喬林,你別這樣!喬林,你別這樣!嶽母從臥室裏出來,急忙勸阻。
王喬林順手一推,嶽母一個趔趄,差點跌倒。楊紅急忙上去扶住她,說我們的事,你別管!
嵐丫頭,你姐是這樣,你怎麼又是這樣?你幹了什麼對不住王喬林事,要一五一十地告訴他。媽,我沒幹什麼!說完,母女倆抱頭痛哭。
王喬林覺得自己有些過火,坐到沙發上,沒有再說什麼。過了一會,楊紅止住哭泣,說媽,您先回臥室,我和王喬林談談。
恩!嶽母看了王喬林一眼,回臥室去了。
楊紅,到底是怎麼回事,你說!昨天,李元查他老公的手機,在發件箱裏發現一條暖昧短信,說是發給我的,昨晚便來找我質問。我一火,便和她大吵一架。後來,聽說她給自己注射氯化鈉,想自殺。一條短信,就會導致這樣大的風波?王喬林不相信,說還有什麼隱情沒有。楊紅猶豫了一下,說有,是去年二三月份的事。
那是去年二三月份,是老公放月假的時候。楊紅請了幾天假,回德都的小窩陪老公度假。老公要值完上午班才能回家,楊紅也就沒急著動身。剛好那天上午有台闌尾炎手術,主刀的是彭凱旋,楊紅決定做完這台手術再動身回家。
在消毒室裏,楊紅把手術用的器械消好毒,放在小推車上。這時,彭凱旋進來,偷偷地遞給她二百塊錢,說病人家屬給的,等下少收他幾百塊錢手術費用。病人家屬給紅包,手術費用少開點,在手術室裏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楊紅是麻醉醫生,手術室裏就兩個麻醉醫生輪班,醫院裏的大小麻醉,有半數她得參與。剛開始,楊紅收病人家屬的紅包很不習慣,慢慢地見大家都如此,也就習以為常了。
不過,這次她沒有接,因為錢不是病人家屬直接給的,而是通過彭凱旋轉手給的。她不喜歡從他手中接錢,好象成了他給她的,這不變味了麼。彭凱旋有些詫異,說怎麼了?楊紅一邊整理器械,一邊淡淡地說沒什麼,以後所有病人家屬給你的紅包,都不要給我。
像以往一樣,彭凱旋把紅包塞到楊紅的白大褂的口袋裏,說又不是我和你進行什麼愛愛交易,這是病人家屬給的,你拿著!不知什麼原因,楊紅很喜歡這種帶葷味的話,有刺激性。她沒有拒絕,讓他把手放進了口袋。不過,他順便在口袋裏賣弄了她的肚子一下。
流氓!楊紅笑著打開了他的手。
好哇,你們兩個躲在消毒室,打情罵俏,很浪漫的!護士鄧英進來,大呼小叫的。楊紅白了她一眼,說什麼打情罵俏,別胡說!等彭凱旋離開消毒室,鄧英神秘兮兮地說楊姐,有句話不知該不該說!因為在一個科室工作,楊紅和鄧英的來往也多,見她怪怪的,禁不住問道什麼話,你說?鄧英看了看門口,壓低聲音說林嵐懷疑你和他老公有暖昧關係。
什麼!楊紅一聲驚呼,瞪著眼睛看著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