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自序:嚴冬來臨,你的棉衣在哪裏(1 / 2)

麵對這個高成本時代的嚴冬,企業最需要的是棉衣。棉衣分為兩層:內層是在不確定性變化環境中生存的堅定信心,外層是確保企業安然過冬的有效措施。這件棉衣不是等到冬天來了才縫製,而是早已備好。冬天都一樣,對於不同的人其寒冷的程度卻是不同的。這個嚴冬異常酷冷,往常的棉衣可能不足以禦寒,這個時候需要企業內心更加堅定,並采取超常措施來應對。

在我看來,寒冬是顯性的,並不足懼,且應對在平時;怕的是寒冬中潛伏的不確定性因素,因為充滿變數,無疑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風險。正如美國著名管理學權威彼得·德魯克所說:“世界的經濟與技術正麵臨一個不連續的年代,在技術和經濟上,在產業結構和經濟理論上,在統領和管理的知識上,我們正處於一個瞬息萬變的年代。”比如,這次金融危機所引發的經濟寒冬,到底還會持續多久?次貸危機下一波還有多大?股市震蕩是否已經探底?樓市風雨飄搖還有多久的曆程?這些都是對企業生存信心和智慧的嚴峻考驗。

不可否認,在全球經濟日趨開放化、一體化的今天,變化的高風險和高度不確定性客觀存在,而且變化更加劇烈、更加巨大,幾乎無處不在。很多變化不僅影響的範圍廣,持續的時間長,而且影響的深度強。但這並不表明,在不確定的環境麵前,企業就無能為力了,就束手無策了。相反,迷亂的環境更大程度上考驗著企業的生存信念。正如,汶川大地震中有的生還者之所以能挺過漫長的一百多個小時的生死考驗,就是因為其本身具備頑強的生命意識和生存意誌,這種能力是一個人的軟實力決定的。

世界無常,企業信心仍在,這是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所強調的生存確定性,就是以不變應萬變,憑借企業良好的軟實力素質從容應對各種不確定性的變化。不確定性是一柄“雙刃劍”,其影響並不總是負麵的。正是由於不確定性、模糊性和混沌性,才使得後來居上、脫穎而出成為可能;才使一些企業有望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

事實上,人類經濟發展的曆史是在不斷繁榮、衰退的循環中曲折前進的。在繁榮中膨脹,膨脹到極限出現泡沫;泡沫破滅,衰退,複蘇;再繁榮。在這樣一種循環的發展過程之中,很多企業消失,很多企業壯大。那些壯大的企業不斷地創新,在創新中效率不斷提高,技術不斷進步,財富不斷積累,實現人類的不斷進步。但在這種進步中,代價是很多沒有前瞻性、缺乏應對策略或應對不力、不及時的企業被淘汰出局,成為了失敗者。

不確定性並不可怕,怕的是企業在不確定的環境中亂了分寸,毫無定見。企業軟實力從趨勢預見開始,一旦企業有了自己的生存主張,就可“不畏浮雲遮望眼”,以一種先入為主的姿態,按照既定的戰略一步一步走下去。寒冬也不可怕,怕的是寒冬中潛伏的緩慢變化,很多企業甚至無法感知到它的來臨,等到企業意識到這種變化再試圖調整時,已經無力應變。如同將一隻青蛙放入涼水中慢慢加熱,青蛙無法感知溫度的慢慢升高,等到它意識到溫度已經很高時,已經變得非常虛弱,根本無力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