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楊倩發來信息,說收到伍金龍的水滴了。
楊倩說達到一定積分,水果包郵送到家。
伍金龍心想,楊倩閑得蛋疼,玩這種無聊遊戲。
自從季嘯天死後,大江尚武館冷清了不少,因為前來練武的學員越來越少。學員們怕呀,做聯防隊員,搞得不好,會要命的!
周太清、伍金龍沒有苦勸,順其自然,因為見義勇為沒有法津強製性,完全是自願行為,隻能是一群品德高尚的人所為。
不要以為行俠仗義很容易,它的風險極大,傷亡在所難免。
像周太清、伍金龍行俠仗義多年,依然是金剛不壞之身,這樣的個例是不多的。
關鍵在於周太清、伍金龍有一身好功夫,尋常人休想靠近他倆的身體。隻有他倆打別人的份,別人幾乎連他們的頭發也碰不到。
周太清找到伍金龍,說大江尚武館很難開下去,因為隻剩下幾個學員了,還練個啥呀。
伍金龍說哪怕隻剩下一個,他也要資助下去。他就不信,沒人報名來練功。要加大宣傳力度,講練習武術的好處。
周太清歎道:"好吧,那我就試試吧。如果效果的確不好,我看改做其它生意好了。現在是商業社會,賺不到錢的話,就沒必要死耗下去了。"
這方麵,伍金龍比周太清認識正確,伍金龍認為辦武館是公益事業,哪怕賠錢也要辦。而周太清認為這是商業行為,賺不到錢就轉做其它生意。
宋萍也勸伍金龍不要開什麼武館了,就你培養打架的事,萬一出了事,就麻煩了。像上次季嘯天的死,伍金龍個人拿了五十萬元給季嘯天的父母,宋萍自然心痛。
因為宋萍在醫院裏一年的收入,也就十幾萬元。
伍金龍說現在手頭有,所以拿了,宋萍說假如以後經商虧本了呢,誰來補貼你錢。你做好好先生,啥事都捐款,簡直成了慈善家了。
伍金龍笑道:"我本身就是慈善家嘛,嗬嗬。"
宋萍氣暈了,拿伍金龍沒法子。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海月華府25、26號樓終於竣工了,市政府的撥款終於下來了。對伍金龍來說,那是雙喜臨門。
因為海月華府是大江市的形象工程,王濤等市政府領導極力爭取,才使伍金龍的資金鏈活絡起來。
至此,伍金龍在海月華府21號至26號樓的承建上,賺了一億多元,成了大江市首富。
伍金龍不但還清了蘇茵茵預拿的三千萬元,還給了蘇茵茵一千萬元,說是讓伍蘭置辦嫁妝。有了錢,出手就是不一般。
蘇茵茵、伍蘭都很高興,伍金龍所有的家人都開心啊。
伍金龍給了楚玲玲五百萬元,給了譚雪三百萬元,其餘的錢,全部給了宋萍。
宋萍太開心了,除了拿出二百萬元炒股做期貨,其餘的錢,全部存入了銀行。
伍金龍和宋萍一樣,喜歡現錢,不喜歡用來投資。這次拿出二百萬元炒股做期貨,仿佛割了他的肉,心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