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楔子(1 / 3)

民國

北方小鎮

連綿不絕的山脈,莽莽蒼蒼,如一條巨龍蜿蜒在鳳陵鎮的周圍。

幾間古樸的灰磚建築,還是明清時的風格,院內的槐花正開得茂盛,滿庭芬芳。窗欞透進的晨陽,斜映在室內檀香木的床上。

花未紅撲撲的小臉兒帶著幾抹嬌憨,擁被熟睡,窗外鳥雀的爭鳴,並未打擾她清晨的美夢。

一聲悶悶的槍聲傳來,很遠,傳自外麵的大山莽林。花未骨碌坐起來,左右環望,立時撅起了嘴,怨道,

“爹爹真是不講信用,說好了今天帶我一同出去打獵,走時卻不來叫醒我,天到這般時候了,怕是行獵的人都已進了大林子。”

花未懶洋洋地穿上衣服,拉開房門,站在台階上。跨院內傳來姨娘唱京調大鼓的聲音,花未也不自覺地跟著哼唱了幾句。

院中坐在樹下篩曬槐花的麻婆婆,回頭看到花未出來,笑盈盈地站起身,

“小姐,你醒了?我去給你打洗臉水去。”

花未噘著嘴,嗔道,

“麻婆婆,你怎麼也不來叫醒我?爹怕是早就走了吧?”

麻婆婆臉上略顯尷尬地紅了紅,解釋道,

“小姐呀,你的病剛剛好些,這兩天才不燒了,老爺怕你累著,說下次呀一定帶你去。”

花未無奈地扁了扁圓潤微厚的嘴唇,

“我已經兩個月沒有進山了,連兔子長什麼樣兒都要忘了。”

麻婆婆隻是憨憨地笑著,眼睛愛憐地看著越長越精靈的小姐,小姐可是她看著長大的。

跨院京調大鼓甜美醇厚的曲調兒不斷傳來,花未陶醉地聽了一會兒,向跨院兒走去,

“我去看一眼姨娘,她又在練聲呢。”

院落的東牆上開了一道小月亮門兒,直通東跨院兒,這道門原本沒有,是花未的父親劉榮廷為了花未方便進出才開的。

東跨院兒的小客廳中央,放著紅漆鑲金的精巧架子鼓,姨娘鳳喜自敲鼓板,雖然沒有三弦、琵琶、低胡的伴奏,但姨娘依舊是有板有眼地唱著,曲音繞梁,三日不絕。

花未悄沒聲息地蹲在門邊兒,手托紅腮,癡癡地聽著,這曲調兒她從小聽到大,卻從來沒有聽膩過。

聽說姨娘是當初京城中紅極一時的名角兒,那時父親在京中做官,因母親黃梅瑩喜歡聽鼓書,所以父親幾乎天天陪著母親到書館去聽。有一次,書館中來了一個高衙內式的人物,刁難姨娘,母親勇敢地站出,說鳳喜和父親已有了婚約,當場把鳳喜領走,救了鳳喜一命。

父親因不適應官場的黑暗,辭官回鄉時,鳳喜追了來,要給母親做丫環,非要跟著走。無奈,母親隻得帶回了鳳喜,真的給父親做了小。

母親因病去世的時候,她還小,小得不懂傷心,天天窩在姨娘的懷裏。

鳳喜唱完最後一曲,扭頭看到坐在門檻上的花未,嘴角嗔怪地一笑,

“花未,坐在那裏會涼的,你的病剛剛好,快過來,看姨娘給你準備了什麼好吃的。”

花未歡快地站起身蹦過去,雖然花未已長成大姑娘,但在姨娘鳳喜的眼中,她似乎永遠是孩子。

花未蹦到眼前,鳳喜才發現她頭未梳臉未洗,嗔笑道,

“你才起來呀?瞧這眼睛還封著呢。”

花未嬌憨地一笑,並不以為然,鳳喜拿過木梳幫她梳頭發,又喚來麻婆婆把洗臉水送到這裏。

花未梳洗幹淨,美滋滋地坐在桌邊,吃著果盒裏的槐花糕,香甜鬆軟,入口即化。

急劇的敲門聲,讓屋中人一怔,不知是誰大清早就這麼著急地敲響院門。麻婆婆驚慌地出去看情況,正碰到迎麵跑來的劉福兒,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後麵老遠兒跟著門房的李老頭兒,口中急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