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佑兵敗亡國,子夏歸國探母(1 / 2)

小姐!小姐!不好了不好了!”隻見一老翁麵色凝重著急忙慌的跑了過來。

“福伯,如何?哥哥母親可還安好?”站立在書房前焦急等待的年輕女子趕緊問道。

“小姐,天佑國迎兵接戰三月以來,戰敗連連,已失守五個城池,將軍與天燼國交戰已一月有餘,目前,雖然小有勝,長久隻怕國之將亡啊~~~!!”福伯不禁落淚,卷起衣袖擦起了眼淚,不住的歎氣。

年輕女子聽罷,心上一緊,趕緊問道“那母親如何了?”

福伯兩手一拱做禮狀道“老夫人鐵骨錚錚,道‘天佑國國家危難,身為天佑國的國民,公孫世家的夫人,將軍的娘親,誓與國家共存亡!絕不逃避!’所以,不願同派去的下人離開,並且囑咐小姐您以後好好生活,不要回去,遠離戰亂,以後重新找個好人家幸福的生活下去,不可再惦念那天燼國的···皇子···”福伯抬眼看看小姐,隻見小姐也淚眼連連“罷了,母親向來大義,倔強,我也料到會是如此,隻是心中萬分焦急,”抬起衣袖就擦起了眼淚“福伯,吩咐下去,我要回國,即刻啟程!”

“小姐,這戰火連天的,太過危險,並且夫人又交代讓您····”“福伯,家國有難,身為公孫家的後人豈可熟視無睹,況且,我要見母親最後一麵,您隻管安排下去`````”

“是,小姐,老頭子我拚了性命也要護得小姐安全!我這就吩咐下去,選兩個精壯的士兵即刻就走~~”說罷各自收拾東西去了。

天佑國二十八年,天燼國發兵侵略,列兵梨地,戰爭持續近三月,已失守了五個城池,現已攻擊天佑國都城康城。天佑國將軍公孫華接軍令後帶領士兵守衛康城,僅一月有餘,也並未完全勝利。

天佑國國君康王下詔“人在城在,誓與宣賊血戰到底!公孫華將軍拜過詔書,迅速傳諭城頭將士,並差人迅速找來打更老人把旨意說與他聽,令他通曉全城,打更老人找來兩三好友拿起鑼鼓走上街頭,一邊敲鼓,一邊扯著嗓子大聲宣讀“全城百姓聽好,宣賊仗勢欺人打上門來,君上有旨,人在城在,誓與宣賊血戰到底!”現此戰亂之際,城內百姓早已知曉個中處境,麵色泰然,毫無懼色,紛紛做著平常之事,生活仍舊井井有條。隻不時有軍士家屬或自願者門拎吃送喝到城牆之上。

康城地處沃野,是天佑國的國都,戰略位置特別重要,成敗在此一記,因此康王重拜公孫華為將軍守衛康城,公孫華接令後將原有的城牆破損的地方全部修整,並且在原基礎上又加高三尺,又開挖了一天大渠,引來護城河的水環繞外城,並且從邊陲抽調八千士兵回來,晝夜巡視,加強防衛。

其實在康城城內加上抽調回來的士兵不過兩萬不足,起初李維並不以為意,原打算三天就把它攻克,不想已攻擊一個月了發動七次戰爭仍未拿下,除了平添了六七千條的屍體,別無他獲,不禁惱羞成怒,大發雷霆。招來眾將,破口大罵“爾等廢物,小小康城居然一月都未拿下,要你們何用,來人,把兩位先鋒將軍拖出去斬了!眾將大驚一起跪下求道“將軍息怒!”李維掃過眾將一眼,壓抑著內心的怒火說道“念在眾將給你們求情的份上,饒你們一命,命你們將功贖罪,攻破康城!”兩位先鋒將軍跪著謝到“謝將軍不殺之恩,末將定竭盡所能,萬死不辭!”李維又掃了眼眾將“眾將聽令!傳本將命令,不論何人,誰先攻破康城,記誰有功,賞金一百,晉爵三級!”眾將齊吼“是!”“還有”李維陰沉著臉說道“城內財寶女人,也都犒勞將士,凡有抵抗,格殺勿論!”“末將得令”!“君上有旨,人在城在,誓與康城共存亡!”漸行漸近的聽到打更老人嘶啞的通報聲,公孫家的夫人吩咐下人裝了一袋水和一些點心贈與打更老人,並吩咐嬤嬤在院中擺好銀兩並把家仆都召喚過來,但凡家中不論老幼,男女都在短時間內到達大院。公孫夫人望著大家,麵色凝重的說道“各位,我公孫世家兩百多年的曆史上從不苛待家仆,老有所養,幼有所學,現如今國難當頭,勝負難料,生死存亡之際,我不願大家遭受屈辱殺戮,凡我家中奴仆,有願意出國避難的不願留在將軍府的上前來領取銀子,我不怪你們,望你們都各自珍重!”大家你望我我望你,家中仆人相望一會便有人上前說道“夫人,公孫家待我們不薄,我們怎可丟下夫人在此遭遇大難,更何況我們也都是天佑國國民,國難當頭,怎可一走了之?再說,戰火連天,又怎知在路上就一定能活下去?夫人,我們願與您同守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