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這招著實了得,細想想身在高位之人,要安撫下人如此容易,有些人可真是夠“賤”的,受到某個大人物的垂青,便自覺臉上很風光,在人前很有麵子,似乎如此一來,自己的身價也便跟著提高了。心裏對大人物感激涕零,沒有不誓死效忠的道理。蔣介石深知,以自己的身份,隻要肯放下架子,對某位下屬給個麵子,即可籠絡其心。
授人以欲
榮譽,表明一個人的社會存在價值,它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拿破侖非常重視激發軍人的榮譽感,他主張對軍隊“不用皮鞭而用榮譽來進行管理”。為培養和激發官兵的榮譽感,拿破侖對於立了戰功的官兵,在加官晉爵、授予勳章時,總要在全軍廣泛地進行通報,激發所有官兵為榮譽而勇敢戰鬥。
古時候,一位遊人旅行到鄉間,看到一位老農把喂牛的草料鏟到一間小茅屋的屋簷上,不免感到奇怪,於是就問道:“老公公,你為什麼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方便它直接吃呢?”老農說:“這種草草質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顧;但是我放到讓它勉強可以夠得著的屋簷上,它會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個精光。”
很多人持有“便宜無好貨”的觀點,明明是物美價廉的優質商品,如果你免費贈送給他,他可能懷疑你這是偽劣假冒。
管理亦是如此,太容易到手的東西沒有人會珍惜,很多時候,一個頭銜、一點獎勵,哪怕官職再小、獎品再薄,也不要輕易授人,最好能夠激勵部屬們通過公平競爭的手段去獲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
作為一個領導,籠絡人心尤為重要,下麵這些故事都是零成本的買心術。
1.賞個好聽的頭銜。“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追求更高的地位,更顯赫的頭銜,乃人之常情。“勤奮工作,不要回頭”。“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為的就是爬升到金字塔的頂端。無論任何行業、任何工作,如果沒有更高的地位作為大家努力的誘因,絕對無法鼓舞個人抱負水準的提升。
從前的業務人員叫做推銷員,但是聰明的主管,把它改為“業務代表”、“業務專員”、“業務企劃專員”等名堂,有的互冠以主任、經理等頭銜。工作內容事實上並沒有改變,但是卻具有提高他們社會地位的作用,使他們重視自己的工作,發揮更高的工作潛能。
日本人似乎最懂得用這套方法來鼓勵員工,什麼“總監”。“督察”、“委員”、“顧問”等,使得日本許多產品橫掃世界,獨霸全球。足見人性的欲望中,對地位的渴求是多麼的迫切。
2.顧全下屬臉麵。從前,趙正得到一塊於闐美玉,便讓人雕成玉盅,說:“以後就用這玉盅給有功的人喝慶功酒。”後來,秦國派兵攻打趙國,兵圍趙國邯鄲。魏國的公子信陵君便領兵去攻打秦國,解救了邯鄲之圍。事後,趙王跪捧著玉盅敬酒,祝魏公子信陵君健康。魏公子施禮答謝,並讚賞這隻玉盅是個寶物。後來,燕國又派兵來攻打趙國,趙將廉頗在部南大破燕軍。趙孝成公沒有別的賞賜,就用這隻玉盅給將士們飲酒慶功。將士們用它飲酒,都非常高興。這以後,趙國人誰要能用這玉盅飲一盅酒,比得到高官厚祿還覺得珍貴。
3.給一個堂而皇之的說法。宋國有個人,很喜愛猴子,養了一大群。時間長了,他能懂得猴子的心思,猴子也能理解他的想法。為了養好這一群猴子,滿足猴子的需求,他連一家人的生活開支也縮減了。
可是,又過了一段時間,生活越來越困難,不得不限製猴子們的食量了,但又擔心猴子因此而不再聽他的馴養。於是他哄騙猴子們說;“從今天開始給你們橡子吃,早晨給三個,晚上給四個,總算夠吃了吧!”
猴子們一聽,都生氣地站了起來。養猴子的人又改口說:“那麼,改為早晨四個,晚上三個,總可以了吧!”眾猴一聽,又都高興地趴在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