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爾誠懇地說:“為什麼不可以呢?準確!再來一次吧!”巴頓聽完之後就把手伸過去,同意把他的第10裝甲師加強給第8軍。艾森豪威爾就這樣智慧地處理了這種突發事件和令他頭疼的部屬,為粉碎德軍阿登地區的反撲奠定了基礎。
艾森豪威爾的資曆很淺,軍銜原來也不高,卻令包括他的老上級都服他,但他的組織才能、協調能力非常強,非常適合領導團隊,鼓勵團隊成員同舟共濟。
團隊精神如今已經成為雇主口頭禪了,而實際情況並不樂觀,在形式上大家都穿一樣的製服,說話都很有團隊意識,但心裏卻是另外的想法。老板往往會說:“希望大家把公司當作自己的,因為公司的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緊密相關的,隻有公司賺錢了,個人才有收獲。”這句話聽起來很動聽,卻顯得一廂情願,每個員工不可能在其內心把別人的公司當成自己的,他們很清楚誰是老板。
那麼如何做好同舟共濟呢?
1.營造相互信任的團隊氛圍。有一家知名銀行,其領導者特別放權給自己的中層員工,一個月盡管去花錢營銷。有人擔心那些人會亂花錢,可事實上,員工並沒有亂花錢,反而維護了許多客戶,其業績成為業內的一麵旗幟。相比之下,有些管理者把錢看得很嚴,生怕別人亂花錢,自己卻大手大腳,結果員工在暗中也想盡一切辦法謀一己私利。
還有一家經營環保材料的合資企業,總經理的辦公室跟普通員工的一樣,都在一個開放的大廳中,每個普通員工站起來都能看見總經理在做什麼。員工出去購買日常辦公用品時,除了正常報銷之外,公司還額外付給一些辛苦費,這個舉措杜絕了員工弄虛作假的心思。在這兩個案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相互信任對於組織中每個成員的影響,尤其會增加員工對組織的情感認可。從情感上相互信任,是一個團隊最堅實的合作基礎,能給員工一種安全感。隻有這樣,員工才可能真正認同公司,把公司當成自己的,並以之作為個人發展的舞台。
2.有良好的約束機製。一個良好的約束機製對團隊的後續發展至關重要。團隊的生命周期也不是很長,團隊的組合有著隨機性。因為項目而組合,也許一年半載項目做完就解散了。所以領導者需要跟團隊成員簽訂書麵協定,對權利和義務做出明確規定。
3.態度並不能決定一切。劉備是個非常注重態度的人,三顧茅廬請孔明,與關羽和張飛結成死黨,關係很鐵,但最後卻是一個失敗者。曹操不管態度,唯人是舉,成就大業。因為贏得利潤不僅僅靠態度,更要依靠才能。那些重視態度的領導者一般都是權威感非常重的人,一旦有人挑戰自己的權威,內心就不太舒服。所以,認為態度決定一切的領導者,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的用人態度,在評估一個人的能力時,是不是僅僅考慮了自己的情感需要而沒有顧及員工的?是不是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下屬的挑戰不能從內心接受?
4.在組織內慎用懲罰。從心理學的角度,如果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有兩種手段:懲罰和激勵。懲罰導致行為退縮,是消極的,被動的,法律的內在機製就是懲罰。激勵是積極的、主動的,能持續提高效率。適度的懲罰有積極意義,過度懲罰是無效的,濫用懲罰的企業肯定不能長久。懲罰是對員工的否定,一個經常被否定的員工,有多少工作熱情也會蕩然無存。領導者的激勵和肯定有利於增加員工對企業的正麵認同,而領導者對於員工的頻繁否定會讓員工覺得自己對企業沒有用,進而員工也會否定企業。
5.建立有效的溝通機製。理解與信任不是一句空話,往往一個小誤會反而給管理帶來無盡的麻煩。有一個員工要辭職,雇主說:“你不能走啊。你非常出色,之前的做法都是為了鍛煉你,我就要提拔你了,我還要獎勵你!”可是,員工卻認為是一句鬼話,他廢寢忘食地工作,反而沒馬屁精的收入高,讓他如何平靜!一個想重用人才,一個想為企業發揮自己的才能,僅僅因為溝通方式不暢,都很受傷害。我曾經聽到一個高級員工說:“如果老板早一點告訴我真相,我就不會離開公司了。”
領導團隊的藝術其實很簡單,領導的工作也很簡單,你隻需做好四件事:第一、設立一個遠景目標,畫一幅未來的藍圖;第二、然後創建一個團隊讓他們了解你的遠景,並為這個遠景努力;第三、為此,你必須信任他們,授權給他們,而且要讓他們明白你的目標,你還必須給他們提供足夠而確切的信息;第四、如果你不對你的團隊進行激勵,沒有人會願意替你賣命。你需要激起員工巨大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