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第十四計以製服人(1)(2 / 2)

堯禪位之前的考察

傳說黃帝以後,先後出了三個很出名的部落聯盟首領,名叫堯、舜和禹。他們原來都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後來被推選為部落聯盟的首領。那時候,做部落聯盟首領的,有什麼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領一起商量。

堯年紀老了,想找一個繼承他職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領來商議。堯說出他的打算後,有個名叫放齊的說:“你的兒子丹朱是個開明的人,繼承你的位子很合適。”堯嚴肅地說:“不行,這小子品德不好,專愛跟人爭吵。”另一個叫讙兜(音花ndōu)的說:“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錯。”堯搖搖頭說:“共工能說會道,表麵恭謹,心裏另是一套。用這號人,我不放心。”

這次討論沒有結果,堯繼續物色他的繼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領找來商量,要大家推薦。到會的一致推薦舜。

堯點點頭說:“哦!我也聽到這個人挺好。你們能不能把他的事跡詳細說說?”

大家便把舜的情況說開了:舜的父親是個糊塗透頂的人,人們叫他瞽叟(音gǔsǒu,就是瞎老頭兒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後母很壞。後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沒法說,瞽叟卻很寵他。瞽叟和象一起用計,幾次三番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補糧倉的頂。當舜用梯子爬上倉頂的時候,瞽叟就在下麵放起火來,想把舜燒死。舜在倉頂上一見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經不知去向。幸好舜隨身帶著兩頂遮太陽用的笠帽。他雙手拿著笠帽,像鳥張翅膀一樣跳下來。笠帽隨風飄蕩,舜輕輕地落在地上,一點也沒受傷。

瞽叟和象並不甘心,他們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後,瞽叟和象就在地麵上把一塊塊土石丟下去,把井填沒,想把舜活活埋在裏麵,沒想到舜下井後,在井邊掘了一個孔道,鑽了出來,又安全地回家了。

象不知道舜早已脫險,得意洋洋地回到家裏,跟瞽叟說:“這一回哥哥準死了,這個妙計是我想出來的。現在我們可以把哥哥的財產分一分了。”說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進屋子,舜正坐在床邊彈琴呢。象心裏暗暗吃驚,很不好意思地說:“哎,我多麼想念您呀!”

舜也裝作若無其事,說:“你來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幫助我來料理呢。”

舜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裏,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以,大家認為舜是個德行好的人。

、聽了挺高興,決定先把舜考察一下。這個長達三年的考察計劃是這樣的——

一是與他談話,考察他的施政綱領、治國之策,堯問舜說:“你說怎麼樣才能使天下太平呢?”舜回答:“應該公平待人,辦事公道;說話算數,講究信用;勤政愛民,為老百姓辦實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也要認真去做,不能馬虎。這樣大家心裏都平衡了,天下也就太平了。”堯問:“你說什麼事情最重要呢?”舜回答:“祭祀上天最重要。”堯又問:“什麼官職最重要?”舜回答:“管理土地負責農業生產的官職最重要。”堯對舜的回答非常滿意。

二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來考察他的孝道德行。舜沒有將兩個媳婦留在身邊,而是送回媯水老家,去侍奉公婆,讓她們盡婦道。堯認為他做得很對,很高興。

三是讓自己的九個兒子到舜的身邊去工作,來考察他處理事務的能力。過了一段時間,在舜的熏陶帶動下,堯的九個兒子受到了很大教育,不但變得謙恭有禮,還都增長了才幹。

四是給舜派些實質性的工作,來考察他的實際工作能力。

五是派舜到幾個地方輪流任職。舜每到一個地方,工作都相當不錯,政績斐然。

六是讓舜負責外交事務一段時間,專門接待四方諸侯的朝見使者。舜處事得體,禮貌有節,很得堯的讚許。

七是將舜放到深山老林中,考察他的膽量和天文知識。在暴風雨交加的大森林中,舜沒有迷路,也沒有害怕,而是利用天上的星辰判斷方向,安全返回。

堯通過以上七個方麵對舜進行考察後,認為舜是一個合格的帝王之才,於是決定讓舜作為自己的接班人。這種讓位,曆史上稱做“禪讓”。其實,在氏族公社時期,部落首領老了,用選舉的辦法推選新的首領,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