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第十計移形換位(2)(2 / 2)

戴高樂的“距離”論

長期的軍旅生涯使法國總統戴高樂建立了一個座右銘:“保持一定的距離”。

他這句話的意思是他身邊的人要經常換,不能建立過分親密的關係。這也深刻地影響了他和顧問、智囊和參謀們的關係。在戴高樂十多年的總統歲月裏,他的秘書處、辦公廳和私人參謀部等顧問和智囊機構,沒有什麼人的工作年限能超過兩年以上。他對新上任的辦公廳主任總是這樣說:“我使用你兩年。正如人們不能以參謀部的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你也不能以辦公廳主任作為自己的職業。”這就是戴高樂的規定。這一規定出於兩方麵原因:一是在他看來,調動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這是受部隊做法的影響,因為軍隊是流動的,沒有始終固定在一個地方的軍隊。

二是他不想讓“這些人”變成他“離不開的人”。這表明戴高樂是個主要靠自己的思維和決斷而生存的領袖,他不容許身邊有永遠離不開的人。隻有調動,才能保持一定距離,而唯有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保證顧問和參謀的思維和決斷具有新鮮感和充滿朝氣,也就可以杜絕年長日久的顧問和參謀們利用總統和政府的名義營私舞弊。

戴高樂的做法是令人深思和敬佩的。反觀我們的不少行政單位乃至一些國有大型企業,一些領導的身邊卻長期圍繞著固定的幾個人,比如個別秘書,甚至成了一些領導的“腦袋”,更遑談距離。

沒有距離感,領導決策過分依賴秘書或某幾個人,容易使智囊人員幹政,進而使這些人假借領導名義,謀一己之私利,最後拉領導幹部下水,後果是很危險的。兩相比較,還是保持一定距離好。

戴高樂的“距離”論是值得現代企業的領導者借鑒的。

要做到保持一定距離,不使身邊有離不開的人,首先要建立領導幹部隊伍的流動機製。比如行政人員,就要通過調任、輪任、輪換(輪崗)等形式加強他們的合理流動,通過流動,使領導幹部的崗位和供職地點不斷輪換,並連帶使智囊、顧問人員轉任。這是領導者與身邊工作人員保持一定距離的重要舉措之一。

其次,領導者要更好地行使權力,承擔職責,既不過多依賴智囊人員,又不主觀武斷,自身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一般說來,除身體條件外,領導者應具備的個人素質包括政治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和心理素質。政治素質是領導者特別要強調的素質,包括對政治方向的把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境界和廉潔奉公的政治道德。現代領導者應有廣博的知識,不僅要掌握一般基礎科學文化知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和法律知識等,還應有較深的縱向知識,即單科專長,成為掌握業務知識與領導知識的“雙內行”。能力素質包括創新能力與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的具體內容有:洞察力、預見力、決斷力、推動力、應變力等;綜合能力的內容有:信息獲取能力、知識綜合能力、利益整合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行政領導者必備的心理素質是:敢於決斷的氣質、競爭開放型的性格、堅忍不拔的意誌等。

再次,領導具備了較高素質,還隻是“保持一定距離”的前提,領導自身還需勤動腦、多思考,不偏聽偏信。惰性是領導者的大忌,業精於勤,荒於嬉,不用心思去思考工作,把過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應酬上,一些決策上的事情,則依賴於智囊人員,同樣不能幹好工作。有的領導幹部,他們在未當領導以前也是比較勤奮的,當了領導之後,則惰性十足,懶於思維,不能拿出自己的主見,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我們要在領導幹部中反驕破滿,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信念,永保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工作作風,防範和杜絕腐敗的滋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