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第八計敲山震虎(2)(2 / 2)

狄青卻一點也不知道這些事,又到中書省去為自己辯解。文彥博直視著他回答說:“沒有別的原因,是朝廷懷疑你了。”狄青一聽此話,驚恐得倒退了好幾步。狄青離京作了節度使,朝廷每月兩次派遣宮中的使者去慰問。狄青一聽到宮廷使者來了,就整日驚懼不安,疑心重重。不到半年,他就生病身亡了。殊不知這一切都是文彥博敲山震虎的計謀。

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

王璋,河南人,明成祖永樂年間作右都禦史。當時有人告發周王將圖謀叛亂,皇上想趁周王府還未起事就派兵去討伐,他就此事詢問王璋。王璋說:“事情並沒有什麼跡象,現在就去討伐他,是師出無名。”皇上說:“兵貴神速,等他出了城,事情就不好辦了。”王璋說:“以臣的愚見,可以不用出兵,臣請求前往,處理此事。”皇上問:“你需要多少人一起去?”王璋回答:“隻要三四個禦史隨同前往就足夠了。但是需要一道聖旨,指派我巡撫那個地方,就行了。”皇上就派學士草擬了敕文。當天王璋就啟程了。

第二天早上,王璋直達周王府。周王十分驚愕,不知王璋為何而來。他將王璋引到廂房,問王璋來做什麼。王璋告訴他:“有人告發周王你圖謀叛亂,臣就是為這個來的。”周王驚恐地連忙跪下。

王璋說:“朝廷已經命令丘大帥,領兵十萬前來討伐,馬上就要到了。臣因為你謀反的事沒有行跡,所以先來告知你,考慮這事該怎麼辦?”周王全家都圍著王璋痛哭不止。王璋說:“哭有什麼用處,希望你能用實際行動來消除皇上的懷疑。”周王說:“我十分愚鈍,不知道該怎麼辦好,隻有請王公指教。”王璋說:“能將三護衛獻給朝廷,就沒有事了。”周王答應了。

王璋就派人飛馬將此事稟告皇上。皇上大喜。王璋就向周王出示了朝廷的敕令:“護衛軍三天後還不遷移的,處以斬首之刑。”不幾天,周王府的護衛軍就解散了。

學會敲山震虎

李先生是一個沒有任何政治背景和經濟背景的人,前年靠自己的真才實學,一路過關斬將,從某瀕臨倒閉企業科長跳槽到某單位坐到副主任的位子,試用期一年,所以李先生工作很賣力,樣樣都取得了好成績。一年後,同來的另兩位副主任先後轉正,單位領導就是遲遲不給他下結論。有人建議他給領導送點禮,被他拒絕了。這天李先生借著酒勁敲山震虎,找到主管人事的領導辯論了一番:別人送禮了就給轉正,他這工作幹好了卻視而不見,如果不給他轉正,他將逐級上訪。經過一番吵鬧,領導班子召開了研究會,由於李先生給主管人事的領導提出了警告,所以班子成員都怕李先生給單位或領導個人帶來什麼麻煩,所以他的轉正問題一致通過。

由於李先生排除了事業道路上的障礙,工作又能幹,他的仕途一路看好。

這是敲山震虎的弱勢反用。

還曾經有個笑話說:一位企業的領導向人事經理埋怨手下的員工們工作熱情不高,人事經理想出了一敲山震虎之招,在報上刊登了整版招聘廣告,把大多數職位都招了一遍。效果真不錯,職員們紛紛主動要求加班,甚至有幾個主動要求減薪。

這當然隻是一個笑話,但由此也可以看出敲山震虎使用得當的話,確實能對下屬起警戒和鞭策作用。

敲山震虎通常都是領導統領部下和樹立威嚴的手段,一般是借批評某一位下屬來達到警惕其他人的目的。比如,這裏麵還有一個處理得當的問題。

你首先要選擇有代表性的下屬,然後在提出批評前,還要考慮清楚:對方會立刻接受這個批評嗎?他可能正處於脆弱的時期,如果你想和他談一些麻煩事,得先想想現在是不是時候。

你能耐心等待他從打擊中恢複過來嗎?你在提出批評的時候,必須了解對方的心情。他可能就此徹底絕望,難以繼續工作。所以,公開批評前必須先和他談談,先有個緩衝,告訴他,你覺得他在另外一些事情上幹得很好。

你提出批評後,他對此會有什麼反映?你應該事先想好,告訴他以後如何改進。隻有這個被批評的員工改好了,這才是敲山震虎的真正目的。

敲山震虎後,要立即對所有的員工進行安撫,尤其是對被批評的員工。如果領導在當眾痛斥部屬後的當天晚上就立刻打電話給該部屬,給予一番安慰和鼓勵,那麼遭受斥責的部屬定然會心存感激地認為領導實在是用心良苦。其他的員工見到領導有這樣的胸襟,自然會改正,企業裏的不良風氣自然就被糾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