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第五計造就精英(1)(2 / 2)

左相仲虺對成湯說:“夏桀無道,天下諸侯都寄希望於您。大王要成就大業,一定要任用一個人,但他出身微賤,不知道我該不該舉薦他?”

成湯回答說應該。於是仲虺舉薦了伊尹。

伊尹本身出生於伊水河畔一個養桑人家,自幼被賣到有莘國當奴隸,為國君作廚師。他立誌擺脫奴隸境遇,建功立業,因此在接待賓客時博聞強記、鑽研治國施政之道。一次仲虺到有莘國,在與伊尹閑聊中,發現他通曉天下大事,是難得的治世之才,想把他買回國去委以重任。由於有莘國國君不同意,仲虺便贈給伊尹一批財物,讓他贖身為民,購置田產,暫且安身。

但仲虺向成湯舉薦伊尹後,莘國君胸無大誌,雖然不敢重用伊尹,可他又怕伊尹為他國所用於己不利,已經把伊尹再次貶為奴隸。

成湯依仲虺的建議,派使者帶厚禮到有莘國向國君的女兒求婚,提出以伊尹為陪嫁。莘國君心中疑慮頓失,順水推舟答應了成湯的要求。

伊尹到了商國以後,成湯以貴賓的禮待他。伊尹暢談天下大事、治國之道,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分析得透徹又精辟。商國大臣們無不佩服。成湯更是欣喜萬分,相見恨晚,立即任命為右相。

伊尹拜相後,商國勢力漸強,引起了夏桀的注意。一次他把應召入朝的成湯困禁在夏台。伊尹為營救成湯,派人給夏桀獻上厚禮,同時私下重賄他的寵臣趙梁。夏桀看到商國進奉的珍寶、美女,喜不自勝,加之趙梁在一邊美言,夏桀就把成湯給放回去了。

此後成湯在伊尹的輔佐下,內政上寬以待民,輕刑薄賦,發展農耕,籠絡人心,積聚財力;外交上同鄰國修好,對夏桀的暴行進行揭露,展開政治圍攻:一方麵對於夏朝加送貢賦,偽裝恭順,麻痹夏王;一方麵多次派伊尹到夏朝了解情況,掌握了“上下相疾,民心積怨”的社會狀況,同時在軍事上相繼對夏的屬國進行征討兼並,完成對夏的孤立和包圍。由於成湯屢播王威,夏民如同“大旱之望雲霓”一樣企望成湯的到來。

公元前1600年左右,成湯看時機成熟了,便聯合各諸侯興師伐夏,終於推翻了夏桀的統治使400多年的夏朝毀於一旦。各諸侯推舉成湯為天子,建立了商朝,史稱商湯。

在成湯死後,伊尹先後輔佐了其三個子孫——外丙、中壬和太甲天子。其中在太甲繼位3年後,由於他不接受商湯立下的法令,伊尹便把他流放到桐邑,自己攝政。太甲在桐宮反省悔過3年後,決心棄惡從善。伊尹便派人迎回太甲,將政權交還給他。太甲從此勤政修德,天下大治。

為相20餘年,伊尹為商朝600餘年的統治打下穩固的基礎,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著名的賢相。

正確有效地提拔下屬,能很好地證明領導者的用人素質。

和尚當女婿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年輕的時候當過和尚,他剛到濠州投奔紅巾軍的時候,守軍見他穿得極其破爛,又是個和尚,立即上前盤問底細。朱元璋還未參軍就被懷疑,感覺自尊受了傷害,執拗的性子發作,隻說投軍來的,更無別話。三言兩語就鬧翻了。守軍將朱元璋捆了,要殺掉這個火氣很大的和尚。

路過的紅巾軍元帥郭子興看到朱元璋雖然衣服穿得破破爛爛,卻身材魁梧,濃眉大眼,眼睛中充滿火氣,神色鎮定,毫不害怕。

郭子興跟朱元璋一談話,發覺他口齒伶俐,十分賞識,馬上叫他脫下和尚的袈裟,換上兵士服裝,把他留在身邊當個親兵長。

朱元璋參加起義軍以後,馬上表現出他的才能。他打仗勇敢,又有計謀。郭子興把他當作心腹看待,出去打仗,總要先跟他商量。

在起義兵士中,朱元璋的聲望漸漸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