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家庭聚會 (下)(1 / 3)

“我也代表我們幾個,給大人敬酒,謝謝你們撫養我們,我們一定努力,不會讓你們失望的。”姐姐也起來舉杯了,我們三個也跟著站了起來,似乎是經過很多次奶奶的生日大聚會的鍛煉,姐姐很適應這種場合下的言談,而我們也很熟練得跟隨她的指揮。畢竟在我們兒時的記憶裏,春節固然是熱鬧的,但每年的初六也就是奶奶的生日那一天,可以說是雜亂,奶奶的3個姐妹的3個大家族,以及我們本家幾個兒子的朋友,總會讓這一天在人聲鼎沸中度過,往往會包下一個中型的酒樓,那個時候似乎還沒有如今所謂的包間,估計有也無法放下這麼多人吧。

“有你們這句話,我們就沒有白努力,你說我們這大家子不就指望你們4個小仔嗎?我們還要靠你們幾個養老呢。”孤孤單單的老叔,第一個接過這個話。

“對對,都努力。”三叔似乎覺得自己不說幾句光喝酒不怎麼好,也說了幾個字。三叔也許是這幾個兄弟中最有文藝天分的,可不知道為什麼,經曆一場坎坷,身上留下一點殘疾,經常借酒消愁,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的記憶裏,每年的大年三十,三叔都會喝醉,甚至在記憶中可以找到他從廚房拿著菜刀砍人的畫麵,要不是鄰居幫忙,估計那個春節會是一個並不喜慶的春節。

“王達,你是不是也應該給你這些舅舅舅媽敬一杯,2年了,你這花的錢都像流水,我們把房子賣了,住現在的破平房,還有什麼能力?

如果不是你們這些舅舅舅媽,我們早就完了,你也別指望明年再去考試了,如果有一天你成功了,千萬不要忘記你是怎麼成功的。明年,是你最後一次機會,你可一定要努力呀。”姑父語重心長的說著。也許這個沒有多少文化的工人後代在這樣的聚會中總有一些不舒服,可姑姑這個本家的唯一一個女孩子的的確確是太讓這些哥哥弟弟掛念了,因此總是無條件的支持,支持。其實這些支持,在某一個程度上對於姑父是一種壓力,很累的。

“對,站起來,也敬你舅舅舅媽們一杯。”姑姑眼圈有一些紅,並沒有說太多。

“我這次一定努力,我謝謝舅舅舅媽了。”顯然,平時嬉笑的弟弟還沒有適應這種氣氛下的發言。

“王達,明年真的是最後一個機會了,前兩次,一個總政,一個廣州,你都浪費了,花了那麼多錢,我們這些當舅舅的能量也就這麼多了,但前兩次,你的基本功都沒有問題,選的舞蹈也可以就是文化課不行,前年是2年級,去年是3年級,今年是,是4年級的內容了吧,如果你再過不去,你的年齡也超過了,明年也想去人家也不受你了。所以你一定要努力,給我們爭口氣,讓我也好在戰友麵前有點麵子呀。”

大伯代表我們本家,也發了言。

“王達,當初,你選擇這個,我們都沒有想到會有去如今報考這所學校的機會,不過既然有這個機會我們就不能夠放棄,每次去,我們總的準備個10幾20萬的,2次了,你看看你們家的變化,作為一個男子漢,也應該明白一些事情了,明年就是第3次,你努力也好,不努力也好,我希望你將來不要後悔,不要埋怨我們沒有盡力。”父親似乎總能夠讓人有一些泄氣卻很應該聽取的話語說出。

“好了,王達會努力的,你看他跳舞的時候的照片,多帶勁,事不過三這次我們王達一定能考上的,對不王達。”似乎覺得氣氛有一些壓抑,大伯母適時地說了一句給王達打氣的話。

“就是,王達每次去我們單位,都老受歡迎了,這就是明星像,放心,四嬸支持你“這種情況,四嬸一定會站在所謂的弱勢群體一方的。

“還明星像,王達又不是去考明星,來王達,吃塊你喜歡的水晶肉,努力了,就可以,別到時候恨自己就行。”四叔一貫主張對於教育孩子順其自然,因此對初中的時候,大伯讓姐姐參加很多的補習班,很反感,甚至為此爭吵過,理由就是,四叔認為補習班無法提高孩子的全麵能力,而孩子成才需要很多方麵的培養,而補習班除了分數,什麼都做不了。小學的時候,四叔唯一讓我們3個本家孩子學習的所謂的補習班就是書法,四叔說,這個是一種傳統,從中可以了解很多周邊的東西,對一個人,特別是中國人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