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演習(1 / 1)

“自古以來戰爭的規模,使用的武器及戰術戰法就隨著人類文明的前進而不斷發生變革,從最早的奴隸社會時期蠻荒部落間為奴隸人口,糧食水源等生活必需品而戰,所使用的多是石製,木質武器,戰爭規模也極小。到了封建社會時期才有大規模步騎兵協同作戰,並運用各種戰法達到出奇製勝,以少勝多的目的,此時戰爭規模擴大為國與國之間多達數十萬士兵參戰,戰火蔓延國家的每個角落,導致雙方傷亡極大,百姓流離失所,嚴重破壞生產經濟的發展。比如五胡割據,宋金之戰就是如此,下麵我著重講下宋金之戰的著名戰役..”

正當這位談性正濃的中年教師準備繼續講下去,一個穿藍布衫的學生站起來冷冷打斷了:“司馬老師,蔣校長請你來給我們不是講這些連三歲幼童都能背過的“著名”戰役的。’中年人很尷尬的笑了下,擺擺手示意他坐下,緩緩說道:蔣夢麟校長請我來當客座講師來給各位同學講戰爭史,當然戰爭史屬於文學範疇,讓我一個軍校畢業生來講它就是希望在下能夠結合當前時局和形勢使同學們真切體會到戰爭的迫在眉睫,引起警惕,以後可以樹立遠大誌向,報效國家,大家以為如何”

學生們聽到這裏卻像炸開鍋一樣議論紛紛:“我怎抹聽說蔣校長堅決不同意開設軍事課程,因為高層以減少教育經費相威脅,蔣校長才不得不妥協的,況且我們北大曆來是培養高等教育政治人才的,開設文理法學科,軍事課程應該在軍校開設啊,這樣一來把學校搞得亂哄哄的,難道北大下一步要被軍事管製了.。”中年人名叫司馬彥,是黃埔軍校的高級教官,又曾遊曆過歐美等軍事學院並在美深造,學成歸來後並沒有進入參謀本部任職而被派到大學來當客座講師這也頗出自己意料之外,眼見學生不滿自己辛苦準備的教案內容在課堂上亂作一團,幾乎要勃然大怒,換做在軍校以自己雷厲風行的脾氣早就處罰學生操場跑步過障礙扛沙包背從後向前背軍事條例,但這裏是堂堂中國第一學府,學生中不乏政軍要員的公子少爺們,稍微處罰被這些養尊處優的少爺們一鬧大,搞出個學生****示威來就會使老爺子的謀劃落空,想到這裏,心裏也不敢對老爺子有半點忤逆,但想到老爺子枉顧兒子前程利用關係把他發配到此,想自己辛苦準備一星期的教案以為正對大學生胃口不料底下全是唱反調的,他知道這是給新老師一個下馬威,越想越氣,暗想“不拿出點真本事鎮場麵,以後還怎麼帶學生。”

打定主意,淡淡道:’你們想不想聽一些軍事機密啊,國防部最近為了應對中日間可能的戰爭,進行了一場模擬演習,還根據掌握的情報首次加入有日軍“特殊”部隊哦,想聽嗎?學生的喧嘩聲瞬間變成歡呼然後轉歸寂靜。頓了片刻,司馬彥說道:“請各位同學閉上眼睛,在我為大家講述演習的過程自然會如影像般出現在腦海,也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換做是你參戰指揮,能改變這次演習的進程嗎?倘若中日開戰,作為指揮官的你們能鎮定自如,麵對強敵坦然迎戰,力挫敵軍嗎?這個問題算作課後作業,大家多思索吧。’學生們先見司馬彥講課死板教條,如同大學一些頑固不化,恪守理學的老教授一般,不免起哄鬧騰,一抒心中不滿,非是不喜歡軍事史和行軍打仗的計謀策略,現在見有重大機密演習可以一覽,無不歡欣雀躍,凝神閉眼,肅穆以待。

司馬彥深吸一口氣,雙臂上揚,手掌向下似遙遙籠罩眾人,四周不知什麼時候起生起淡淡霧氣,更增神秘,大喝一聲:‘入夢’,頓時霧氣漸濃,教室中白茫茫一片,不見人跡,仿佛進入未知領域。

霧氣盡散,出現的卻是一個方圓數十平方公裏的區域,邊界豎著‘演習區域,禁止進入’的標語,並下畫紅色骷髏頭以示嚴重警告,突然一聲尖銳的槍響打破寂靜,從南北兩麵迅速相對湧來兩隊人馬,在即將進入對法射界的幾百米處戈然而止,各自豎起軍旗,準備開展,南麵的是青天白日旗,很明顯是中國軍隊,二百名統一身著灰褐色軍裝的士兵北麵卻是四射光芒的太陽旗,是演習的日方軍隊,看起來卻頗為古怪,除了黃褐色軍裝的士兵外,還有十餘人或白衣或黑衣顯得非常不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