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 律例大於天(2 / 2)

“派無法無,跟陳姐一同前往楊嶽家裏,無論如何,也要把那些書信拿到手!”李弘起身,看了一眼白純道。

“是,殿下,我這就去安排。”白純在李弘身後,恭聲道。

“帶著她一塊兒去,還有,擬旨給吏部尚書李義琰以及大理寺卿狄仁傑,調查吏部侍郎楊執柔、楊思儉二人,是不是……與李敬業暗中有勾結!命中書省、門下省派人立刻前往揚州待命,派來的人級別太低的話,我罷免了他們兩人!”李弘神色變得更加凝重了,這幾日他太清閑了,光想著史書上記載的如何如何了,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到來,已經改變了曆史的軌跡。

那麼就像是蝴蝶效應一般,所有的事情就不會像曆史軌跡那般,重新再來一次了,有些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它不一定會再發生了。有些不曾發生的事情,那麼就會在改變的曆史進程中發生了。

或者,有些曾經發生過得事情,在曆史改變的過程中,會提前會滯後的發生,但不管怎麼,自己有些托大了。

白純不懂為何李弘突然間變得這麼凝重,甚至是神態之間還帶著一絲焦慮,但也知道此刻不是問緣由的時候,何況也不該自己過問,所以像陳清菡招了招手,便去找無法無帶人去找書信了。

留下的楊嶽跟楊蘭兒,有些驚懼的看著剛才還和善的太子殿下,眨眼間就變得冷酷起來。

楊蘭兒不自覺的悄悄跑到楊嶽跟前,緊緊握著楊嶽的手,的身形,不由自主的往身後躲著,避免與李弘對視。

李弘在白純跟陳清菡離開後,又再次重新坐了下來,整理了下思緒後,這才看向楊嶽問道:“你曾任過臨安縣司戶,據我所知,陳敬之為官之初,便是由從六品下開始仕途的,臨安身為杭州下縣,你這個司戶,怕是還沒有入品吧?你們又怎麼會認識呢?”

“這……回殿下。”楊嶽哪裏見過太子這麼大的官兒,剛才回話時,雖然知道李弘肯定是個大官兒,但也沒有想到會是太子,所以一直話時,都是直接道。

但剛才聽了陳清菡的話,每一次或者是開頭都會帶著回殿下三個字後,便有樣學樣的道:“回殿下,民從三十歲開始便任職臨安縣司戶,自陳敬之陳大人任職杭州後,一次前往臨安縣時,因土地被世家豪門吞並的問題,與民核實戶籍數時相識,而後在秉公執行朝廷戶部關於租庸調問題時,跟民便……便成了朋友,民的兒子與兒媳,因為此事兒被人冤枉入獄,後來死在了獄中,是陳大人幫民為兒子、兒媳沉冤昭雪的,所以民欠陳大人兩條命……。”

“土地兼並?”李弘猜測道。

“是,殿下。按大唐最新律例規定,世家豪門、門閥貴族不可兼並、買斷百姓土地,但……。”楊嶽其實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一個的司戶,別是太子,就是最低級的從九品下的縣尉,也不會把他們當成大唐官員看待的。

所以,身為司功、司倉、司戶、司法、司兵、司士之最底層的,不如品級的官員,是沒有人把他們當成大唐的官員看待的。

“那麼是誰要強行買斷你們家的田地呢?”李弘雖然在跟楊嶽話,但目光卻一直放在楊蘭兒的身上。

而後向一老一少招了招手,三人出了坊間後,在清雅別致的李府內隨意的走動著,隨意的談話著。

“是……是吏部侍郎楊執柔楊大人的公子楊季康。”楊嶽低著頭,想要打量這府裏的一切,但又不敢太過明目張膽,隻好低著頭眼珠子四處轉悠著。

身處如此優雅靜怡的環境之下,楊嶽跟楊蘭兒感覺仿佛是飛升到了仙界一般,與自己所熟悉的世界,完全不同,完全是兩個世界。

“你既然知道楊季康乃是朝廷要員,吏部侍郎楊執柔的公子,為何還敢跟他們做對,據理力爭呢?為什麼就算是賠上自己兒子跟兒媳的性命,也不願意賣給他們土地,你就不怕他們嗎?”李弘很好奇,你一個不入品的司戶,哪來的底氣,跟楊季康鬥呢。

“這……。”楊嶽有些反應不過來,雖然識字,但也不多,大道理也不是會講上幾句的,何況是麵對太子殿下呢。

於是這了半後,才擠出一句話:“大唐律例這樣規定了,民怕官府追究,所以不敢賣給他們。”

“……。”李弘第一次聽到這樣的邏輯,律例大過豪門貴族,這在大唐,乃至世界,都是不可多見的邏輯啊。

(ps:有保底月票的早早投一下吧,這樣我還能落個好排名,或許可以讓更多人的看到這本書,謝謝。)